十月,地处祖国的大西北的陕西已是“场场秋雨送冬寒”,早晚温差慢慢变大,树叶由绿转黄,一场夜半的秋风洒落,风中夹着雨,雨中带着叶。在清晨行山人的践踏下,几片趴在积水中的枯叶尚得全尸,寒风未能让她们有时间被路人欣赏,使着一把扫帚和她们做个了结,摧碎到哪个角落等待着死亡腐烂。一个季节到了尾声,另一个季节随即开始。
季节更替总会给生命和生活留下些些痕迹。前阵还是大太阳,37℃的盛夏高温对驻村工作者来说便是一次次的大汗涔涔。不加防护便会晒黑甚至晒伤,用套袖、帽子包裹严实,还被人言男人不怕晒,外加上不接乡村地气的恶性“标签”。一整个夏天见证了各类体力活脑力活以及介于体力和脑子活间的腌臜小事。
晚饭后的傍晚,穿着凉拖、半袖同琼琼视频时,忽然说道:“你今年夏天晒黑了一点”。我低头看了看,脚脖,胳膊,手腕,脖子。好像同在一起驻村的王哥比我更黑一点。都是脚脖黑,胳膊黑,手腕黑,脖子更黑,其余则还算白嫩。白比较黑映出这样那样的场景,两种不同色彩整好算一种见证。见证着走过的路,见证在骄阳下走过的路,见证在邵村的骄阳下走过的路。是砂石路还是如今通到各户的硬化路,是走向群众家中的路还是通向乡间地头的路,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路还是深入时代中国的路。
你比我“黑”,我想到了“五十步笑百步”,但笑完之后是对队友的一种默许和认同。虽是个“以白为美”的社会,但这样的“黑”不可避免,也有了”黑“的价值。这个夏天琼琼总是要我做好防晒,给我买了防晒霜,在家的方面同样感到这“黑”有所值。夏天过去,创造了人生新的“黑”,也造出了点点贫困群众的“白”。
这世界没有“黑白对立”,今年晒“黑”了,明年也还能捂“白”。黑与白间的界限不甚分明,但这“黑与白”在人心中自有公论。要认住心中的底线和原则,同乡亲父老交流学习,总会有相同的皮色,要得奋斗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