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的魅力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欤?抑与之欤?”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是孔子的一个非主要弟子,不在孔门十哲与七十二贤之列,却也有好学、贤徳之名。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最得意弟子之一,对他的器重仅次于复圣颜回,称其为“瑚琏之器”,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又善于经商,富致千金,知行合一而使孔子与儒学真正名闻天下。

        子禽问子贡: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必然可以听闻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向人求问来的呢?还是人家专门讲给老师听的呢?”

        子贡回答:

        “老师为人之态度极其温和、内心极其善良、待人极其恭敬、生活极其俭朴、处事极其礼让,让遇到的人都如沐春风,一见面就会像遇到知心朋友一样,没有戒备之心而无所不谈,自然就会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

        不是有人专门讲给老师听的,也不是老师刻意求问的,是老师的德行深厚而自然感化人心,一与人交流,人们就自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告诉老师,老师这的这种求问,跟别人的刻意求问是不一样的吧?”       

       德行深厚,自然感召来的,是先有其徳,后有其财、有其位,水到渠成而无后患。

         德行未足,刻意、甚至伪诈而求取,勉强得其财、占其位,心境不足以驾驭其财,德行不足以掌控其位,徒惹祸患。

        古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本不固而再怎么逐末,都没指望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