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打造科创产业生态区


  璧山打造科创产业生态区 

  重庆市璧山区产业布局示意图   蔡律摄

  璧山区依托大学城和沙坪坝区几十所高校、研究院的优势,规划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吸纳科技创新资源,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举措。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生态保护,成为科技创新、转化的平台。

  璧山山水  资料图片

  璧山区规划10平方公里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璧山区将借力轨道交通,积极融入重庆科学城、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璧山区区位图。重庆市规划局供图

  目前,璧山区已在轨道交通周边布局了产教融合生态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两个生态区的占地均约为10平方公里。

  其中,产教融合生态示范区紧邻大学城东区(沙坪坝),将结合璧山区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高校,推动大学城东区(沙坪坝)和大学城西区(璧山)融合发展。

  璧山规划展览馆绿色沙盘  蔡律摄

  在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将打造一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

  与其他科创小镇不同,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将绿色作为了小镇“基底”,将大面积保留原生态的山地、溪流、绿地等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增设人造景观。

  小镇的生态绿化、湖面水域、公园绿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占比近70%。建设用地仅有约2.2平方公里,平均容积率仅为0.33。

  璧山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规划(沙盘) 蔡律摄

  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将致力于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通过聚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风投机构等各类资源,打通智力与财力,科研和市场的通道,推动价值链、利益链、科技链、金融链、人才链“五大链条”有机耦合,为科创人员、科创企业提供科研试验、创业辅导、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生活居住等服务。

  茅莱山位于缙云山脉和云雾山脉之间。最高海拔八百米,长度不过四十多公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蔡律摄

  创新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主要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组织、信息以及制度和市场等资源。创新资源应该包括从事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既包括企业组织内部所需的有形资产(如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生产物质资料等)和无形资产(知识、信息、技术、专利等),还包括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技术中介服务组织和培训机构等。创新资源是产生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制度、技术和社会等要素的总和。近年来,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增长能力不断增强。

  璧山城区规划2000亩超大公园,璧山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规划(沙盘) 蔡律摄

  区域竞争、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但只有独特的、难模仿的、难转移的关键资源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有很多种,但是,研究表明,以核心技术为主体或基础的“知识资产”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所必需的资源。

  璧山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规划(沙盘) 蔡律摄

  近年来,璧山区按照陈敏尔书记“努力成为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要求,将打造创新生态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杠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儒雅璧山·田园都市”提供科技产业支撑。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成效初显,集聚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一大批优质科研成果正在孵化之中;30多万方大学城(璧山)科技创新生态社区年底投用、15平方公里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正在紧锣密鼓建设,20平方公里国家产教融合生态示范区正在规划之中。目前璧山区人口净流入量达10万余人,其中不少是创新创业人才,依托这些人才资源,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正蓬勃发展。

  从地图上看,长条形的璧山是主城向西的门户,形状如同一片柳叶,却是通往大足、永川、铜梁、潼南过境交通的必经之处。

  不久的将来,依靠价值链、利益链、科技链、金融链、人才链“五大链条”有机耦合,“科研与市场”“智力与财力”的通道将在璧山畅通,涵盖“科研+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的良好创新生态将成为璧山最靓丽的名片。

  绿色璧山畅想曲  蔡律摄

  璧山拥有“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国家智能化示范园区”“中意创新产业园”“中新合作智慧区”等改革和开放平台,投资者将建好用好这一系列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璧山处于重庆向西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位置,紧邻大学城、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建立了“1+10”产业研究院体系,形成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众多。依托独特优势资源,璧山加快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构建价值、利益、科技、金融、人才等“五大链条”为抓手,探索“科研+孵化+推广”全生命周期培育模式,着力构筑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圈,倾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其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璧山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区规划(沙盘) 蔡律摄

  在产业发展中,璧山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聚焦供给侧、智能化、高质量,围绕“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环境质量优、生命周期长的项目。同时实施“企业成长计划”,一户一策精准施策,推进一批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优做强。

  璧山已形成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打造集科研、人才、技术、金融于一体的新一代科创服务高地。目前,璧山区“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89.1%,全区拥有科技型企业354家,创新创造竞相迸发。

  璧山区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着眼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效率低等瓶颈问题,着力培育打造了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1+N”科技产业化研究院体系,聚合各类创新资源。

  重庆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已现雏形 

  依靠“构建价值链条,实现目标拉动”“构建利益链条,实现利益捆绑”“构建金融链条,实现投资优化”“构建科技链条,实现闭合修正”“构建人才链条,实现素质培养”的“五大链条”有机耦合,实施对科技成果“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推动“金蛋孵金鸡”,培育更多的新科技企业,生产更多的高科技产品,因势利导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与此同时,用新智能技术、智能产品改造传统企业,推动“老树发新枝”,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产业体系。

  此外,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高水准建设重庆科学城、着力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思路,璧山区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正在积极规划建设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依托璧山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璧山高新区体制优势,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放眼全国,甄选科技创新成果,汇聚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为科创团队提供科研开发、创业辅导、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生活居住等一揽子服务,努力构筑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圈,为把重庆打造成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贡献璧山力量。

  蔡律  2020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