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枢,还有尖锐的政治性,隐含人对人的剥削。现代白毛女故事,最近几年一些高校女学生向高利贷借钱,债主可以用债务逼她们卖淫,让她们跳楼。“法无禁止即可行”的金融能导致无数人剥削人的关系。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最残酷的时候是剥削工人劳动力,以高强度体力为基础的劳动对工人身心健康摧残是巨大的。技术革新,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对工人的伤感也降低许多。人们不是受资本家奴役,是受资本力量的奴役。不平等的财富占有关系并没有消灭,当今还很普遍。只是“剥削”这个词,在现代社会有点格格不入。
中国现在大力发展金融业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用金融手段去分配社会财富和整合生产力。让草根享受金融服务再近点。让草根贷款获取能力再强点。让草根贷款融资成本再低点。事实上,只要稍微对中国金融作进一步的透视,则不难发现所谓的金融,一派纨绔气息、矛盾重重、根本没有什么群众路线可言。中国人想创业致富,这是当今最大的时代脉动。但中国金融的体系确是为大企业和政府服务的金融工具。这是一组巨大的矛盾。经济学是为人类服务的学问。在好的金融体系中,金融会为民众的梦想实现服务。
在毛主席的著作里、小平同志的著作里没有看到怎样在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具体方法。普惠金融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列入文件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是中共中央通过的第一个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规划。 习总书记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并且给出规划、给出路线图,这将是新时代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毛泽东体系并没有给予个人有金融的需求,甚至其延续的马克思理论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作为束缚人类金融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我们说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让金融和资本从少数人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活力、靠的就是打破金融资源垄断。让每个创业者都可以公平的使用金融。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个半世纪前就看到:金融是具有阶级性的。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学苏联的金融体系,后40年学美国的金融体系,这两个体系基本都没有普惠众生的理念在里面。也就是说这两套金融理论都不是普惠金融需要的理论。不能当指挥棒使用。邓小平时代,允许私人创业,但没有普惠金融的观念,也没有建立起普惠金融体系。如果说市场上的金融,其哲学基础是短期功利主义。那么普惠金融的哲学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我相信,草根在金融革命中失去的只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枷锁,得到的定会是整个世界。解放生产力要求国家为草根创业者提供公平和安全的创业环境和金融支持。让他们有尊严的去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