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会展活动运营管理之丛林法则传递了会展的什么信号?


 如今,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在中国,展会行业正在日异市场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比如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会反映到展览会上。

如果某家大公司年年都参展同一个知名的品牌展会,连续参展了五、六年,但突然有一年不参展了,这时候,在这个知名的品牌展会中其它参展的大公司会怎么想?是不是这家大公司倒闭了,还是破产或者跑路了?如此一定会影响到这家大公司的声誉。

什么样的展览会是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可以用丛林法则类比,展览会的本质是调合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链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需求和供给。

只有当需求量和供给量相对平等,再加上价格处于均衡位置时,参展方和专业观众方之间的利益才会最大化。请注意,买卖双方的意见不统一或者关系不协调都是由于没有在同时处于这一均衡位置所导致的结果。

有的参展商积累起规模巨大的客户资源,是在长期竞争中的优势所获得的结果,而根源正是其资源、实力、智慧以及创新的能力高于竞争对手的结果。

简单说,一个优质的展览会平台,可以为参展商搭建展示产业链上游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平台,这些上游企业一旦参展,将吸引众多中游以及下游企业坚持不懈地跟随参展或参观。因此,一个优质的展览会平台,是可以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共同来参与的。

行业中的有效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具备强大实力的供应商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展览会其实也一样,行业中的精华浓缩到一个展览会平台上。

有的参展商积累起规模巨大的客户资源,是在长期竞争中的优势所获得的结果,而根源正是其资源、实力、智慧以及创新的能力高于竞争对手的结果,而其它更多的参展商却没有这么走运,大家只能再分剩下的一小杯羹。

展览会质量的好坏,主导权还是在其中的部分大企业,实力明显,这些大企业往往占据了展馆中位置最好的主通道特装展位,获得了主办单位的特别重视。

这是对的,因为强者总是少数。而丛林法则就是这么残酷,体现了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调合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链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需求和供给的前提,就是丛林法则的具体体现。

通过丛林法则的机制,类似各地会展行业协会等政府权威机构,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统计机制,向行业内的潜在参展商和观众公布相关展览会的真实数据。

让各题材类似的展览会之间展开公平竞争,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解决了目前很多重复办展,浪费资源的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 会展经济学 作者系刘亮

———————— END ————————

微会动平台-活动场景数字信息化服务全景图

新社汇平台-数字化营销运营核心-数据中台(DMP)

袁帅,会展业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专家,PMP项目管理师,数据分析师,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网络营销师,SEM搜索引擎营销师,SEO工程师 ,微会动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