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深圳因改革而生-万祥军:国政研究成就特区开放而强
王庆凯 徐晓美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万赢信 谋定采编: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四十年的变化,让一个小渔村变成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中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身处在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是自豪与充满能量的。”全国工商联执委、谋定研究中国智库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于2019年6月17日-23日,在广东调研考察期间来到了深圳并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表示。
万祥军表明:深圳,简称“深”,又名“鹏城”,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早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都”等美誉。他说:“而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做出努力和奋斗。”
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能够一枝独秀
同样是经济特区,为什么深圳能够一枝独秀?“主要是有两股力量,一是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二是百万级的劳动力大军。”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在2018世界经济特区(深圳)发展论坛现场对话全国工商联执委、谋定研究中国智库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时表示,而这两股力量的形成,首先就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就坚决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创造民间科技企业。
“什么造就了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活力,让深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万祥军对记者表明:当时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本届论坛的主题也被设定为“改革开放再出发”。在近40年的时间里,“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做对了什么?在新的起点上,深圳又面临怎样的新使命?这成为论坛的其中一个主要议题。
原深圳市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唐杰指出,很多人在强调深圳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但实际上深圳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渐降速的过程。建市之初前五年的年经济增速曾高达60%,慢慢降到35%左右,到现在维持在8%以上。
唐杰说:“深圳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升级过程,它从一片荔枝园、一片稻田的地方起家,做贸易,做‘三来一补’。深圳从装配走向制造。过去十年,深圳从制造走向创造,走到了全球创新的顶端。”在唐杰看来,深圳成功的原因在于,这里有全国密度最高的企业家,而企业家之所以可以诞生和聚集,取决于良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合约,合约的本质是能够在法治的框架下被履行。当前,法治化要解决两种并存的现象,一种是搭便车,尤其是破坏知识产权的行为;另一种是政府的越位,中国未来改革开放要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唐杰说。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认为,经济特区作为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同时开启了中国道路的探索征程。在新时期,深圳特区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担当。
一是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深圳曾率先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深圳还应作为中国变迁的代表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社会矛盾贡献力量。经济特区继续作为政策高地形成经济增长极,在不断产生由竞争形成的集聚效能的同时,带动更广泛的区域共同发展,从而不断改变、形成、带动中国经济的新版图。
三是推动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开拓对外开放新局面。最后时继续深化改革,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中国问题解决方案。
时光回溯4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向中央打报告要求“第一个吃螃蟹”,提出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想。1979年,小渔村深圳获批立市,第二年又被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的改革开放并非坦途。在事关深圳前途命运的每个关键时刻,中央都给予过关怀和嘱托。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曾两次亲临深圳督战,要求“胆子要大一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40年荆棘路,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多项奇迹。巨变首先体现在经济的跨越式增长。1979年,深圳GDP仅1.97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GDP606元;2017年,深圳GDP2.24万亿元,人均GDP18.31万元,GDP年均增速达23%,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深圳速度”。
深圳创新走在了世界前沿。建市之初,深圳科研院所为“零”。如今,创新已成为深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尤其是在产学研融合方面,深圳又走在了中国城市前列,已经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直以来,中国科研成果和市场产品之间存在巨大断层,高校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更是个难题。在此背景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作为中国首个新型科研机构,研究院突破体制机制,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全员聘用、自负盈亏”。目前累计孵化企业1500多家,培养上市公司21家,实现了“服务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到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1位;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拥有华为、平安、腾讯、万科、恒大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
深圳在创造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世界奇迹之时,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市森林覆盖率40.9%,拥有近千座公园,被誉为“公园之城”。PM2.5年均浓度居中国大型城市最好水平,完善的现代化功能和宜居的生态环境,成为深圳靓丽的“城市名片”。
“来了就是深圳人。”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告诉记者,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年轻移民城市,平均年龄只有32.5岁。深圳通过建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推出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深圳等措施,引进了大量人才。人才已经成为深圳相比较同类城市中最为突出的优势。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王伟中认为,深圳的探索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和深圳方案。总结这些经验,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点。
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是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永恒信条,只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一流的市场化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就一定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接轨国际拥抱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按照国际规则“打篮球”,聚全球资源为己所用,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深圳一直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经验表明,抓住创新发展就能占领发展先机。
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万祥军说,这是英国《经济学人》对深圳发展的评价。
南中国有一座城市,高度浓缩一个时代精华,如同施展了法术,40年砥砺奋进,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GDP猛增1.1万倍,常住人口增加近40倍。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两万基建工程兵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几十万建设者云集深圳,他们都成为特区建设的“开荒牛”。经过数年的艰苦创业,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崛起于中国南海之滨,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最知名的成果是1982年动工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最快曾创造了三天盖一层楼的惊人速度。
同样让国人称奇的是深圳的经济发展。初期的“三来一补”企业后来逐步发展成以自产产品为主的“三资”企业,其中较大型有康佳公司,中华自行车,家乐家私等等。到1985年底,深圳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项,协议投资33.5亿美元,占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之多。
“改革释放巨大生产力,中小企业全面参与创新改革,这是关键之一。”万祥军对记者表明。
曾经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蛇口工业区,仅1979到1984年间就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出“蛇口模式”。这一模式很快在特区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深圳人也形成了新的价值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凭着这股“闯劲”,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里,敢为人先的深圳人总是冲在时代的最前锋,为人所不敢为,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次”:第一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改革开放使得深圳的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今天的深圳,生产总值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列全国第三,增速在一线城市中属于最高水平;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仅次于东京位列全球第二;GDP超越以色列,其2.71万美元的人均GDP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西班牙和韩国相近……过去5年、10年甚至40年来,深圳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资金、技术、人才飞速聚集;每一天都在上演鲜活的深圳故事。华为、腾讯、大疆、柔宇……一系列深圳原创品牌在全球越来越响亮。
今天,深圳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早已不再是“三来一补”“贴牌代工”,而是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深圳以超前理念布局创新产业、营造创新环境,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仅仅历经30多年,深圳就从“科技荒漠”成为“创新之城”。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曾指出,深圳创新有四个“百分之九十”的现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发资金源于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专利发明出自企业,“深圳的GDP成绩好,并不是因为我们官员的本事大,而是因为深圳企业的贡献多。”
目前,深圳1250万常驻人口,12.5个人就有一家活跃纳税企业。深圳何以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唐杰表示,深圳具备了让创新活动迅速扩散的土壤。深圳的中小企业大量地参与进了创新过程,也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比如深圳是一个数字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到处充满了超算,这为华大基因这样的公司融入深圳的数字经济分工体系提供了便利,因为该公司需要超算为其基因测序等业务提供支撑。从大范围看,一个国家真正的创新之都也是集中度很高的。
万祥军说: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从“科技荒漠”到“创新之城”,政府践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明确自己的职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注重基础研究。”
另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深圳无人机行业的崛起。“深圳是碳纤维制造大市,最初多生产钓鱼竿,现在无人机的机身主要是碳纤维材料。深圳擅长的手机壳、消费电子外壳、机器人配件等加工则非常适合生产无人机的精密零部件——航空铝。塑料也是制造无人机的另一种主要材料,而深圳则有手机和传统家电的产业基础。”他总结,从无人机产业的经验看,过剩产能可以迅速地为新产业所用,也是深圳创新的活力所在。
深圳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培养造就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以最突出的华为为例,2017年,华为研发人员约8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897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5%,是唯一一家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排名前十的中国公司。
谈及政府在深圳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唐杰概括为:首先,政府“支持非共识创新”与“站在巨人肩上”:因为如果有共识了就是常识,就一定不是创新。但在支持之前,一定要在对创新项目仔细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前瞻。其次,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湿地效应”是政府创造公平公开透明的政府规则,并且不把自己的行动蔓延进企业的生存空间。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政府从来不包办代替企业创新,让市场主导。
深圳有全国密度最高的企业家,而企业家之所以可以诞生和聚集,取决于良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法治环境。“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合约,合约的本质是能够在法治的框架下被履行。当前,法治化要解决两种并存的现象,一种是搭便车,尤其是破坏知识产权的行为;另一种是政府的越位,中国未来改革开放要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唐杰说,由于创新的前沿在不断移动,基础研究比以往更加重要。深圳政府正在学习京沪,积极引进大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注重基础研究探索。
他总结道,从深圳经验来看,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我们需要从重视资本积累转向重视知识积累;从重视物的投入转向重视人的投入;从重视现有产品转向重视未来产品;从重视工艺技术转向重视科学创意;从重视服从转向重视分歧。
2018年1月,深圳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深圳以标志性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中的最新注脚。
奋进新时代高擎改革开放旗帜
位于深圳南头半岛的前海,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近5年每年平均诞生超过3万家企业,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者。
“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012年12月7日,国家领导人在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选择广东,首站即来到深圳前海。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这片改革前沿地,国家领导人向世人宣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信念。
改革开放,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命运伟大转变的“密码”。
1979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
当时,总设计师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有外电惊叹道:“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4年,总设计师首次来到深圳,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经济特区的尝试率先在蛇口工业区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疾行。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 铁一般的事实,昭示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万祥军对记者表示:从深圳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正不断出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正式印发、香港与深圳共同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不断推进……
从深圳放眼全中国,更开放、国际化的中国城市群,正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对标2035年发展目标的深圳新规划正紧锣密鼓编制,新时代的雄安城正进入新一轮规划建设实施阶段,北京总体规划明确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海计划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
从深圳放眼全世界,经济特区经验正为国外特区建设带来有益参考。此时此刻,一波又一波来访的海外人士正在深圳“取经”,寻求中国的改革开放密码。
加强原始创新,深圳开启创新驱动再出发。
2017年4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布莱恩·科比尔卡领衔的两个实验室,落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如今,这种由诺奖科学家组建的实验室,在深圳已有5家。
“我们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狠抓以科学仪器、工业母机、核心芯片、关键零部件等为重点的核心技术攻关。”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
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017年,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10左右,“深圳蓝”成为城市名片。
深圳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底子薄、基础差、发展起步晚。为了补课,深圳一方面加大了财政投入,新办学校和医院,另一方面也向全球教育和医疗人才抛出橄榄枝。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国家领导人前不久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步入新时代的经济特区提出了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们奋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在新起点上再创改革新局,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说。
深圳,这座平均人口年龄仅有32.5岁的年轻城市,也正以饱满的活力拥抱新的时代。
“人们对新一轮改革的热情、预期、期盼,犹如经济特区刚成立之时。”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说,前海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担当和智慧,续写“深圳奇迹”,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新的经验。
谋定深圳因改革而生-万祥军:国政研究成就特区开放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