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产城融合发展、都市圈产业转移、城市产业布局、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和营商环境打造等五大领域,为产业规划编制,提出了新要求。
正文: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的通知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高新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发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涉及6个方面22项具体任务,其中,产城融合发展、都市圈产业转移、城市产业布局、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和营商环境打造等领域,为产业规划编制,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高质量、产城融合发展是总基调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也必然会贯穿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任务》指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统筹优化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宜业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这对于区域产业规划而言,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确定产业规划战略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贯穿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不变;二是在选择细分产业及价值链节点的过程中,要把产城融合发展作为重要子项来考量。
第二、促产业转移,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于单个县、市、区或产业园区而言,要规划发展某些特定产业,把握周边城市群、都市圈产业转移发展机会,更是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制定产业规划,就应该把融入都市圈、城市圈作为宏观战略指引,把承接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产业转移作为微观行动路径。”
这一观点与此次《任务》要求不谋而合,《任务》指出,要支持建设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
第三、因城施策,分类引导产业布局
《任务》指出,以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和人口吸引力为导向,引导城市政府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和城际经济合作模式,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大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形成以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引导中小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推动制造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合理布局、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实现产业经济弯道超车的关键。国开联产业规划负责人表示,“《任务》为大小城市产业发展给出了明确的定位,但落脚点都是制造业,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重心仍然是实体经济,只不过因城各异,其产业经济的战略重心应差别化调整。这就是编制县、市、区或产业园区、开发区的产业规划的新的战略导向。”
第四,坚持“产业建镇”,促有序发展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业态之一,《任务》明确指出,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坚持特色兴镇、产业建镇,为打造更多精品特色小镇提供制度土壤。
过去几年各路资本纷纷布局“特色小镇”项目,各类主题特色小镇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设发展。然而,特色小镇的“特色”到底体现在哪里?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产业内涵”是什么?这些都是摆在众多特色小镇面前的问题。此次《任务》重点提及“特色兴镇、产业建镇”则是为特色小镇的发展点名了顶层设计思想,后期特色小镇的策划与规划,产业体系的搭建或将成为重中之重。
第五、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新型工业化
“优化营商环境,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编制产业规划需要重点考量和体现的模块之一,这既是新时代产业承载优势再造和先进制造业再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发展和集群转型的关键举措。”
正如《任务》要求,鼓励城市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推动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