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觉醒
喻建国
人的生命诞生以后,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觉醒,其标志是人不再是寻找爱,而是自我成为了爱,并且在不断创造爱。由此看来,人的生命的觉醒实际上就是人的心态成熟。
心态成熟有一项内容:悦纳。悦纳自身,悦纳他人,悦纳现实。也可以说成是热爱自身,热爱他人,热爱现实。悦纳必成爱,有爱必成悦纳。有多少爱,喜爱,爱慕,爱情,爱戴,爱抚,爱恋,爱怜,友爱,挚爱,仁爱,厚爱,热爱,爱护,爱惜,……无尽的爱。
人们先是到处寻爱,一旦成熟,也就是一旦觉醒,人自我发现自己就该是爱的泉源,自身就是一个爱的泉口,心态成熟度越是高,泉口涌出的爱越是多。觉醒的状态反映了个体不断改善与周围环境的沟通能力,同时不断改善分析和连接通过感官传送给我们的信息的能力。个体从寻爱转变成驻爱并施爱,显示了个体与周围环境的沟通进入了新的状态,个体分析与连接感官传送给自身的信息的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新的状态就是觉醒。
觉醒最初的意义是睡醒,是从睡梦中醒来的意思,后引申为醒悟,觉悟,唤起自我心中无条件的爱,将世界视为自己,如爱自己般去关怀与热爱世界,与万物一起永驻完美的和谐之中。和谐是对立的存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状态、相对、辩证的交融与统一,它是不同存在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携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并由此产生的状态。
觉醒的第一步在于重新质疑和重新评估我们所有的行为。所谓“所有的行为”指的是从吃饭的方式到走路的姿态,包括在任何状况下所有的习惯性的反应,无论它们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多么地无关紧要,但都包括在重新质疑和评估的范围之内。可以肯定地说,人在觉醒之前因为处于寻爱中,个体所有的作为都是环绕着寻爱而为,一旦开始觉醒,就开始对寻爱的所有作为进行质疑和评估,通过这一过程,逐渐进入驻爱,又逐渐进入施爱。
成熟心态的悦纳就是筑基于普爱基础上的深厚的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周围的一切,施爱于自己,施爱于他人,施爱于周围的一切。对施爱的对象当然悦纳,充满喜悦地接纳,看看喜欢,听听喜欢,闻闻喜欢,摸摸喜欢,凡接触到的存在都喜欢。
大凡爱都会产生回馈,这是非常自然的,若是祈求爱会产生回馈,那就不一定了,爱的回馈往往产生于不祈回馈,一旦有祈回馈,反而回馈不一定会产生。这是很特别的,也是很有趣的。很可能有祈回馈会产生一种作用,它会抑制回馈的产生。因而人的觉醒有一个重要的表现,也就是自己所有的施爱都是不需要一丁点回馈的。悦纳不需要回馈,悦纳就是悦纳。悦纳是成熟,成熟表现为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