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何新抹黑粟裕的胡言乱语


 驳何新关于粟裕的胡言乱语

 

朱大碌

 

 

何新说粟裕指挥淮海战役是谣言,但何新的证据,并不支持他的结论。

 

淮海战役设想首先由粟裕提出,获得毛泽东同意,改变了毛原来让粟裕带三个纵队到江南打游击的部署,集中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在淮海一带打大仗,华东野战军是淮海大战的主角,中原野战军是战役配角,华野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作为前线指挥理所当然

 

何新用党中央电报指定“陈毅、邓小平指挥淮海战役”,来否定粟裕指挥淮海战役,不能成立。因为党中央电报是在粟裕的要求建议下发出的,粟裕要求由陈毅、邓小平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电报是10月30日发出,中央军委是11月1日回电同意了粟裕的提议,115日淮海战役打响,11月中旬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12月17日总前委刘、陈、邓前往粟裕前线指挥部五人第一次开会,开完会刘、陈就去中央汇报。这不但不能否认粟裕一线指挥的功劳,反而进一步证实了粟裕对淮海战役的指挥。如果毛泽东不把淮海战役的指挥权交给粟裕,粟裕不可能也没必要发出这样的提议。粟裕这样做完全是顾全大局的做法,无可非议。

 

有人说为什么电报是陈毅、邓小平指挥而未提刘,因为陈毅指挥就是粟裕指挥,历来如此,邓小平是政委,不负责指挥军事。未提刘只提邓就是把二野、三野都交给粟裕指挥。

 

 

中央军委、总前委指挥与粟裕指挥一点也不矛盾,中央军委、总前委都在后方,唯有粟裕是在前线指挥部一线指挥,没有粟裕,中央和总前委指挥谁?

 

而战役的成败,一线指挥员要承担主要责任。没有一定的军事谋略和军事素质,根本不可能担当一线指挥,这也是毛泽东为什么选粟裕而不选其他地位更高的人担当淮海战役一线作战指挥的原因。

正是毛泽东这样超常的安排,淮海战役才大获全胜。

 

所以我们要问的不是谁指挥?而是谁是一线指挥(当时指挥作战都是用无线电密码,没有电话,所以只要查当时的战役日志作战电文就可以证明谁指挥。当时包括许世友在内的参战各纵队司令接到的电文都是“粟令:”)?只有一线指挥员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淮海战役粟裕带着镇脑器坐镇前线指挥部几十个日夜,直至逝世骨灰中还留存着脑部受伤的弹片。如果不是脑伤,抗美援朝很可能是粟裕挂帅),二、三线的指挥不能代替一线的指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

 

 

 

何新连篇累牍吹捧许世友贬低粟裕,完全违背历史事实。

因为许世友并非值得吹捧之人。许世友是文革红人,毛泽东文革的错误许世友也都有份。文革中大抓516分子,制造大量冤假错案,大量干部下放,甚至把大批普通市民也下放到农村,伤害了军内外大批干部和群众。说陈毅是老右派,气的陈毅不要许世友送花圈。

 

何新吹许世友打济南如何了得,实际整个济南战役的作战方案制定者和指挥者都是粟裕,济南战役包括攻城和打援,许世友只是承担了攻城任务(六个半纵队攻济南是许世友指挥,八个半纵队打援是粟裕指挥)。之所以8天8夜就打下了济南,一个重要原因是吴化文部2万多人起义(守军共10万人),济南城防打开了缺口。许世友的指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国军济南城防司令王耀武被俘后第一个想见的人是粟裕,没许世友什么事。

 

在人品上,许世友也无法与粟裕相比。

 

 

粟裕一生没有整过人,从不争功诿过,大度容人。解放后粟裕被撤去总参谋长职务,并不是粟裕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彭德怀搞山头主义,整刘伯承、粟裕,错不在刘、粟而在彭。

即使被彭德怀整过,彭德怀倒霉的时候粟裕也没有落井下石。中央调陈毅离开华野到二野任职,并不是粟裕与陈毅有矛盾,而是当时华野政委饶漱石借整风整陈毅,同时中央也考虑到加强二野、三野的联系,便于粟裕指挥淮海战役。陈毅保留华野司令,是粟裕的一再要求。陈毅和粟裕终身保持亲密关系,解放后是儿女亲家。

 

在何新笔下,粟裕是一个老打败仗贪功诿过的小人,但何新搜罗的证据,与其结论对不上号。真实的粟裕,是特别能打大战恶战的常胜将军,不但会打胜仗,也会打败仗,正是共军一路“败退”从苏北退到山东,才使国军阵容露出了破绽,导致“常胜”的王牌74师在孟良崮陷入绝境(张灵甫发现被围迹象却不信共军有胃口吃他,犯下兵家大忌“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坐以待毙。如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至于全军覆没)。

 

 

粟裕长于军事,短于理政,不善交际,不爱出头露面,辞司令、元帅非常符合他的个性。而陈毅则是军政双全,象新四军军长这种这种职位,非陈毅莫属。陈毅是粟裕第一个伯乐,毛泽东排第二。

 

粟裕之所以名气大,不是粟裕本人贪功诿过,而是苏北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战例以少胜多堪称经典,无人可比。刘伯承曾坦言:这样的仗我不敢打。刘帅也是正宗的杰出军事家,只是作战比较谨慎,林彪作战也有这个特点。

 

非常难得的是,许世友与别人很难团结,但对粟裕却一直很尊重,文革中文革后粟裕到南京或广州,许世友都亲自接待,待如上宾。这一点也证明粟裕绝非等闲之辈,军事没两下子绝不会得到许世友敬重(此时粟裕是无权无势的闲散之身,许世友是有权有势的大军区司令)。

 

 

一个特别能打大仗恶战以弱胜强的常胜将军,卓越的军事家;

一个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权不整人,一生清白的模范共产党员。

这就是真实的粟裕。不是谣言也不是神话。

 

何新基本是个军盲,历史常识也很欠缺(比如分兵不是分家,在何新嘴里却成了降级使用),断章取义信口雌黄,以为能颠覆历史。其实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只不过抹黑粟裕同时也是在抹黑共产党,抹黑毛泽东,何新想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