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发生在股市:比如今年来股市行情,超出所有人预期,大盘从2400点一路上涨超3200点
当人们还在细思密恐熊市起底反弹还是新一波牛市开启时,大洋彼岸的新一轮关税消息传来,股市骤然跌破3000点。
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体上:太多人在健康面前都过于乐观,安慰自己虽有风险,但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可是现实哪里说得准啊?
就在人们争议996刚过去不久,蚂蚁金服总裁助理、原中金明星分析师毛军华,劳动节当天因癌症在香港去世,终年41岁。
在整个金融圈纷纷唏嘘“太年轻”、“真是天妒英才”的同时,人们发现毛先生因淋巴癌辞世的已知致病因中,有一条就是,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会大幅提升淋巴无限增生的概率。
相识多年的蚂蚁金服副总裁黄浩长文哀悼毛军华,“他不用再那么辛苦了.....我一直以为他是不会停的鸟”
这些年来,金融圈已痛失多位英才。
2018年11月
长信基金一位82年的地产研究员猝然去世。年仅37岁。当天晚上九点,他回家以后告诉太太,自己很累。
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他生前在研究报告的最后写道:
从超长周期中的人口变迁来看,我们生在一个好时代。
所以要保持乐观,努力工作,好好享受时代给我们的红利,方能不负此生。
2018年7月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杨晔近日突然因病去世,年仅48岁。去世前的6月底,还马不停蹄地出差、参会。
为这些离去的人侥幸自己和叹息之余,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普通人的生活?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为了一份体面的薪水,为了对家人的责任,我们努力打拼。
3亿不敢喊停的中产
歌曲《中产阶级》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让我感触很深: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也有孩子,因此能深深体会到周围30多岁、年薪50-80万的朋友,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就指着他的工资活,
对于跳槽和创业,顾虑特别多,非常苦逼。
单单孩子,想让她不输在起跑线上,咬紧牙关还不够,光是教育的费用就是一座吨位大山。
之前朋友算了一下他家小娃娃的养育账单:
孕期、生育支出:30000元
尿布、奶粉支出:25600元
饮食、衣物支出:66000元
幼儿园费用:57600元
义务教育阶段费用:45000元
大学费用:150000元
其他费用:30000-100000
总计:51万
如果说教育费用可以退而求其次,但高额的治疗费用是无法逃避的。
每一个成年人都怕自己生病,也害怕家人生病,因为很可能一生病就摧毁一切。
年前,一篇《住院72天,我卖了2套房:没病没灾,就是最大的不动产》刷屏了朋友圈。
作者的母亲因为脑溢血,住进了ICU,为了治病,把家乡的两套房都卖了,但住了72天,花费130多万后,人还是走了!
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
可就是这样的精英人士,在面对母亲病重的打击,也已经是摇摇欲倒。
试想,如果是经济条件不如他的家庭,遇到这种大病时,又该怎么办?
步入2019年风险之年,很多人却在焦虑房产和股市,关心着钱该如何投资,才能不缩水又能增值?
但最重要的一项被你忽略了:
做好家庭最底层的保障了吗?防火墙都没有做好,就开始这么拼?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
木桶能盛水的多少,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你风险最薄弱的一块,决定了你财富的水平。
《我不是药神》徐峥说:命就是钱!
生命是温热的,但需要冰冷冷的钱为它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很少劝身边的人做好基本保障工作,但2019年,第一次很认真的劝大家,要考虑如何转移风险,做好家庭的最基础保障。
很多人,真打算做好保障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到处都是陷阱。业务员“花言巧语”,附加捆绑销售,也不懂理赔。
理财+保障完美一体,很多人都踩坑了
有位粉丝告诉我,最近给自己买了份”特别好“的保险。
每年交一万多,业务员说交20年,就能最后领到70多万,带有重疾、意外等保障……
我拿到合同细看,吓出一身冷汗:每年交钱上万,但最关键的重疾只是附带,而且只有5万保额……
5万块啊,做几个检查就没了,还谈什么治病。
代理人推荐的这种分红险就是深坑,纯保障型的保额太少。
一旦交了钱,想要退保,第一年只能拿回来几百块,即使分红收益低于3%,还不如余额宝随存随取,都有这个收益率了,何必困着二三十年。
选个纯保障不带理财的就好了,在30岁这个年龄,买个50万保额的重疾险,每年只要四五千,保费便宜了整整一半,保额高了10倍。
如果有人推荐保险产品,你要谨慎,留神看名字是否有“XX两全保险(分红型)”“XX终身寿险(分红型)”等字样,多长个心眼吧。
怎样才能避免被坑?
看到这儿有人会问:为什么你知道这么多?
生命无常,最近几年因为癌症身边已有三人去世,亲身经历死亡大大提高了我的风险意识。我曾花了2个月时间去研究各种保险,发现了其中被我忽略的两个真相:
1.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2.生病需要时将被拒保
为了避免投保被耽误,我找了不同的保险公司业务员,但很容易看出每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都是在推销说服我。
直到后来遇到第三方保险规划慧眼看保,给我和家人量身定制了保障方案,是基于家庭实际状况而不是能拿出多少钱。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卖保险,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做广告。
规划的过程,我能清楚知道我应该买什么险种,以及我去买多少额度才能解决我家庭的问题,以及花多少钱才合适。
规划后对比传统机构节约了30%-50%保费,并且帮我及时止损,退保了以前被忽悠购买的产品。
2019年,做一份完整的保障规划,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一直悬着的心也会慢慢放下来。仍然要唠叨一句,和我一起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