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电影失败的原因你知道吗?为什么别人投资就可以赚钱?


投资电影失败的原因你知道吗?为什么别人投资就可以赚钱?首先,我们不会把电影看成一个作品,而是看成一个产品,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娱乐产品它应该是一个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模式,能够让消费者到电影院买单,这是电影作为产品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它和电视剧的区别。电影分不同的类型,所有的类型在评估前都基于三点来进行考量。


 

​1、故事讲的好不好

一部电影的故事是电影的根本,基础所在,故事不好后面的都是白费,题材类型符不符合现在市场的需求啊,现在什么样子的电影受众广啊,怎么才能引起观影的共鸣啊,这些问题都是故事题材类型的关键所在。

2、其次是主创

不同的演员,票房号召力是不一样的,所有的阵容选择一定要和产品相匹配。除了班底的匹配度,还有两个人很重要,分别是强的监制和强的制片人。

好的片子一定是有好的监制,再说制片人,我们国内的制片人基本上是从电影厂的体系转过来的,所以更多的其实是制片主任,制片主任做得更多的是行政服务类的工作,而不是有决策力、经营运作能力,同时也对影片的艺术和技术质量负责的制片人。


 

​3、好渠道及执行力,营销形态

大片的渠道一定是全媒体的,铺天盖地。小片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可能利用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去做。

主要还要看营销渠道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造成的营销越大,再有就是营销的形式,能不能博得观众的认可和舆论的宣传。


 

一部影片的风险平衡点大致是多少

比如说一部投资2000万元的电影,至少要收回6000万元才能回本,这就是盈亏平衡点。我们评估的就是有多大把握能够超过这个数,超过这个点才是赚的。

有些电影一旦超过这个盈亏平衡点,最后火爆起来,回报率会非常高,但我们风险投资对于这块不会给太多的考量。

1.是不是所有电影都可以事先评估

文艺片不在我们的评估之内。文艺片更注重导演的表达,不太注重对观众的呈现,目标不一样。即使有的影片有票房,也不能量化,所以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

2.怎么确定是一个可以做的剧本

这个剧本的类型是否清晰,这个类型是不是现阶段市场需要的。其实现阶段基本上所有的电影类型都有市场,只不过做得好坏而已。

在类型之后考察的就是题材,题材是否有独特性,跟大众是否有关联,关联度有多少,能不能引起话题。从一部优秀的小说改编到电影剧本,能够做到多少还原度。这些都是我们考察的范围。

3.影片投资前会对主创有一个数据调查

我们会有一个数据库,菜菜爆米花认为这个数据是一个刻舟求剑的事情,不能代表全部,可以作为参考。数据要看怎么用,在匹配的时候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确定一个演员或者导演需要与电影相关的创作的知识。

4.内地发行和海外发行策略上会有什么不同

其实说策略都是后期的事情了,菜菜爆米花觉得发行的关键要点还是看需求,目前国内的海外发行还基本处于不算在投资标准考虑内,毕竟海外票房相比国内之下就少得可怜。所以还是以国内的所有需求为主。

5.什么才是性价比高的电影产品

有的片子一上来就是5个亿的投资,那票房至少要12亿-13亿元才能回本,这样的片子,即使成功了,你想想看,它的投资回报率才多少?对于国内的中小影片,如果做成了的话,投资回报率不比大片差,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中小影片都赚钱,也有赔的。

所以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他会看投资回报率和相应的风险,风险相对较低,流程基本能够控制,有专业化的团队,可能会更放心。

6.投资人分散投资小成本影片,回报率是不是高一些

单一的投大片或者投中小片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的产业要健康地发展,它需要的是金字塔形的,而且这个金字塔要扎实,所以分散投资是可取的,但是不是针对单一的项目个体,如果经济允许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投资方案,所以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不可能所有人都开一个药方。

7.评估一部电影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类型,类型就相当于标签,老百姓在进电影院看的时候想看什么,它是体验的通道。

所以类型是相对来说比较核心的东西,之后才是题材。赌单片收入不如深入分析公司的电影制作能力。

国内的电影消费需求发展很快,所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票房奇迹”,但是不确定的机会错过了也不必过于纠结,重要的还是去寻找能够持续从电影票房中得益的公司,也就是说寻找更确定的收益。

不管是什么项目,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类型化的故事,以及类型化的导演、类型化的演员去匹配,这三者必须是统一的。

以上这几个要点加在一起,是一个电影做和不做的根本。做和不做其实到最后还要看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盈亏平衡点。你的几点加起来都符合要求了,就要看最后投多少钱,制作多少钱,营销多少钱,是不是能够把投资收回来,基本上前期评估就是这些模块。

 

 

了解更多影视知识,关注微信ysr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