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寒假-34
大理(3):海舌公园
2019-2-8
大理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海舌公园。“海舌”是深入洱海的一片长长的沙洲,长满柳树和竹子。从海舌顶端到对面的双廊只有三千来米,是洱海最窄的地方。海舌公园给人美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它有阳光和清风,蓝天和白云,柳条和芦苇,竹林和小径,还有岸边的残树枯枝。
我第一次游海舌公园,是与雨燕一起从大理古城骑自行车去的。一路上,还有四五个七八岁十来岁的小学生加入队伍;他们有时候在前面带路,有时候又在后面追逐,很是快活。那时候,从环海西路通往海舌公园的还只是一条小道,只有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可以进入。在公园的铁栅门外面,有一家小店,卖水果和饮料,卖小吃和零食;路边一个大烤盆,用来做破酥粑粑。那是我第一次吃破酥粑粑,感觉味道很特别。我将他们家做好的破酥粑粑都买下,送给一路陪同我们的小朋友们。那位师傅姓张,是转业军人。
我们第二次去海舌公园,是游完喜州之后乘电三轮过去的。那时候,去喜州和海舌公园的游客多了些。岔往海舌公园的小路拓宽了,可以跑马车;路口还修了个停车场。停车场边上,两棵并排的大青树下,一对来自四川的小夫妻开了个铺子,卖饮料和小吃。我们在那里吃了碗小面。海舌公园门口的铁栅门还是老样子,锈迹斑斑的。张师傅的生意做大了一些,就在原来小铺子的地方,筑了个小院,可以接待住宿。
我上一次去海舌公园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的变化,很大的变化。停车场周边一下子冒出很多房子,小卖部,小吃店,还有客栈。那对四川小夫妻好像不见了,他们原来摆摊子的地方修起了一座楼。那两棵大青树成了个经典,叫做“两口子”。通往海舌公园的那条石子路,马车,人力车,电三轮络绎不绝,老远就看得到尘土飞扬。张师傅还在铁栅门外守着摊子,还在卖破酥粑粑。最大的变化是在公园里边。原生态似乎已经不再。门口在做什么工程,挖掘机轰鸣不止。海舌中部靠海的地方,盖起了两座二层小楼,经营着酒吧。经营者还用绳子将周边围起来,在此拍照得交钱。酒吧边上还有个简易厕所,其下水直接通到湖里。这些变化,让我感到心痛。
前段时间,听说洱海正在进行大整顿。以拆除杨丽萍在双廊的别墅为契机,洱海边上的违规违章建筑得到大规模整治。大快人心!上次洱海之行,杨丽萍们沿海建立的别墅深深伤了我的心,我在博客中曾经谴责过这种资本的傲慢。我的文字不会发挥任何作用,但我相信错误的东西一定会被修正。
到达公园门口,没有看到张师傅。他的小店被拆了,正在修建别的什么建筑。原来的铁栅门也被拆了,重新安装了一般旅游景点的那种不锈钢门。进门左手我上次来时还在施工地方,新修起一片观景,休闲,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建筑群,似乎也在行使公园管理的职能。往里走,到达海舌中部,我上次来时还在经营酒吧的两所小屋只剩下一家,另外一家显然是被拆除了。剩下的一家孤零零站在那里,也停止营业了。
我一个人朝海舌顶尖的地方走去。
蓝天,白云,远山,近水,微风,细浪,枯树,海草,洱海还是一如既往的优雅,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