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啊跳的进了跳思


 

跳啊跳的进了跳思
喻建国
跳是动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动物运用自己的机能使自己暂时离开原来的支撑面所采取的一种运动状态,被称作跳。现下有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留下这样的影像:纵身一跃,让自己的小腿弯成90度,摄影者就在这时抢拍。有时摄影者为了摄影效果,还躺卧在地,如此拍下来的效果可以让跳跃的人更像在空中。
跳在平时生活中也有应用,如越过障碍,一跳而过。体育课上为了培养学生跳的本领,还专门有关于跳的训练。在体育竞赛中,跳远是一项传统竞赛项目。关于跳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由于生气或着急而顿足,可谓之跳蹋;杂技中有一项关于跳的项目谓之跳索;鱼儿跳出水面是河中常见现象,谓之跳鳞;若是上下不停地跳跃,则谓之跳踯;在个体逃跑中常有跳墙和跳篱笆之举;文雅地称为偷盗冠以跳墙蓦圈;轻生者常采取跳河自尽;现今社会中还有一种时髦现象,谓之跳槽,也就是改换门庭,另谋出路,换个主子;在读书方面,为了抢快,还运用跳读,越章而读;对人们一起一伏地跳跃,可称之为内动;在人的生理上有心跳,眼皮跳,脉搏跳;在自然界中对于起伏的山峦可冠以跳峦;有些人喜欢显摆自己,可以以跳显称之;有些人处于十分冲动时可以跳浪称之;对于水的流动,当水势汹涌奔腾时,可以跳蹙表之;对翻腾的波浪,可以跳波表之;当水花溅起时,可以跳花表之;当出现了疾速奔驰,就用跳驱表之;当出现了疾速追逐,就用跳追表之;当出现快速奔袭,可以跳攻表之;好个跳,不尽。
在思考问题时,有一种思考方法,即跳思。离开原来思考的基点,跳出去进行思考,对于一直在基点附近思考得不到答案时,这往往是一种思考的出路,可以打开思考面,跳出原来的思考圈子,从而为解决问题打开局面。
11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无界发散形成好学的无限发展》,其中就有跳思的描述:学习的过程常伴有跳思,由已知域通过思考一下子跳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域,并且一下子这个域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域;由一个已知点通过思考一下子跳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点, 并且一下子这个点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点;由一个已知洞穴通过思考一下子跳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洞穴, 并且一下子这个洞穴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洞穴;由一个已知深度和宽度通过思考一下子掘进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深度和宽度, 并且一下子这个深度和宽度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的深度和宽度。思考中的跳思所形成的无界发散就能产生如上的奇妙效果。
为了使好学取得良效,就很有必要进行跳思,进行思考的无界发散,不断寻求“飞地”。爆炸思维的效果更是跳思的立体显示,充分显示了无界发散的一种思维效果,思维象爆炸一般,向四面八方、海阔天空、无边无际地漫射出去,射到那里无从预知,将会面临怎样一个新的域更是无从想象。好不神奇,来的尽是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