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创意转向的重点任务之二:建设创意社区


 乡村旅游创意转向的重点任务之二:建设创意社区

将创意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创意转向,需要具体的抓手和明确的载体。乡村旅游创意转向的实质是用创意武装乡村旅游,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据此而论,乡村旅游创意转向主要有三种实现路径,即:发展创意农业、打造创意社区、培引创意阶层,分别指出了新时期旅游语境下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实现乡村旅游创意转向的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各地还需要深入思考乡村旅游消费及经营模式创意问题,探索共享经济、众筹众创、智慧农业等理念在乡村旅游创意发展中的运用。本节重点对“建设创意社区”问题进行阐述。

        村落是村民生活的地方,是乡村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的主要空间。部分村落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生态环境特色鲜明而自然地成为旅游场所(如安徽黟县西递古村、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云南大理双廊渔村),但是多数村落都存在先天优势不足、村容村貌雷同、发展活力欠缺、市场卖点不够等问题,导致引不来客、留不下人。转变城乡角色认知,推进社区营造,打造创意社区,保护乡村的空间载体,凸显乡村的“桃源”意象,活化乡村的文化资源,发掘乡村的多元价值,让民俗时尚起来,让历史鲜活起来,让庭院精致起来,让村落变得有诗意、有情怀、有温度,将村民生活空间转化为游客体验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路径。

社区营造强调通过唤醒居民对家乡的感情,激发居民的建设激情,坚持自主自立、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终身学习、在地产销、美感创意、永续经营原则,建设可永续发展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刘莉,2016)。在新时期,社区营造的基本指向之一,便是将“美学”与“创意”概念渗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创意社区。创意社区是充满活力和富于人性化的地方,是所有人都能够表达并运用自己的创意思想的场所,是创意社会的空间构成单位(理查德•佛罗里达,2010)。在旅游语境中,创意社区必须能够将创意转化为体验式产品、供游客进行创意消费。台湾省新竹县横山乡九赞头社区从20世纪末开始自发创办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如举办环保童玩节、地方文化节、草编休闲产业活动、元宵节点灯祈福活动、客家文化创意教学活动,成立客家布偶剧团、打击乐团、文化协会、人文公社,建设文化创意生活教室,规划寄宿家庭并研发九娃娃创意文化作品,参与大山背萤火虫自然景观区规划,从一个暮气沉沉的老旧社区蜕变成旅游文化创意社区,吸引无数游客前去参观和体验。

打造创意社区,核心任务是带动全民参与社区改造的热情,挖掘、保护、利用“人”、“文”、“产”、“地”、“景”资源,策划举办各类文化创意活动,构建创意互动和体验空间,提升整个村落的再生与创意活力,为开展创意旅游提供机会,满足城市居民“诗意的栖居”和”精神还乡”的根本需求。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应依托传统村落、特色景观名村、历史文化名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特色村、美丽乡村建设,借鉴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创意与乡村建设、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创意研发能力突出、创意活动项目丰富、创意空间品质优良的创意社区,为精品民宿、研学旅行、创意体验、节事旅游等业态提供载体。(首发期刊:李庆雷,张思循,吴宝艳.乡村旅游的创意转向[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30(2):51-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