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假日!酒店乱象引发的清洁行业的思考


 

最近一则发生在

桔子水晶酒店某分店的新闻

被朋友圈刷屏并引发激烈讨论

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屡屡出现?

是什么人一次次的不守规矩破坏规则?

小洁发现,

大家除了愤怒的情绪

对于这一事件也在积极反思

比如,有人认为

事件,映射出来的是酒店清洁行业的“不规范”

也有人充满忧患,认为

事件频发,严重影响酒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

对此,小洁也想说两句!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酒店行业严重的卫生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质的解决,此前,一些五星级酒店爆出未彻底清洁浴缸、马桶圈,未更换床单、枕套等问题,而此前还有被称为“五腥级酒店”涉及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入口卫生,让人感到恶心,性质也更为恶劣。桔子酒店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触犯红线的经营者。

人们的习惯性认识是,星级亦或是酒店规模越高收费越高,服务越好。连锁酒店尤其受青年人追捧,然而酒店出现此类丑闻,说明高星级酒店也好连锁酒店也罢,这都并不意味着是卫生状况好,也不等于是对顾客负责任。那时我们也曾诘问为何类似的问题频频出现?这个问题不应该仅仅抛向酒店行业,处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清洁人,也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人们常常说的酒店/饭店卫生清洁是底线,但对于这条底线的态度,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前段时间“花总”曝光了五星酒店一系列问题,把酒店卫生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然而那时候相关酒店发表了一篇口吻颇为无奈,态度颇为坦诚的推文。文章内容令人动容,搞得底下跟帖的网友们也多少对该酒店的“不易”产生了同情,甚至有人站台表示可以原谅这种行为。当然,我们不排除这里边有一些网络水军的功劳,但这样的原谅,多少反映出了我们社会对于这种触犯底线企业在评判标准上的二元性及其行为的纵容,如果诚心道歉就能够赎罪,那么行业底线和规范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我们看到了别人的“诚意”就这样地妥协,那么又与那些在清洁工作上对清洁标准妥协的人有什么区别?再来说说那些维护酒店行业底线的清洁人,这些人做着艰苦的工作,维护着公众的卫生与健康,然而我们的社会却对他们知之甚少,鲜有关注。放眼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真正以清洁服务为研究的企业与个人十分有限,社会上也大多把清洁人视为底层。试问如果一个行业的底线坚守者不受重视,甚至都得不到整个社会的尊重,那我们又何谈坚守。

莫要忘记,夸夸其谈的上层建筑固然美丽,精美的酒店环境也的确让人夸耀,但建筑没有根基,住宿环境没有清洁,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美丽的闹剧。当浮华的泡沫炸裂后,斑斓景象也随之消逝,除了一地鸡毛并无其他。

只有当清洁成为一门社会显学,清洁人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群体,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清洁的行业当中,也才会有更多的人懂得清洁行业所做的工作对于社会健康与群众安全的“底线”意义。

最后,我想说——

别让你一次愚蠢的行为,污染了市场,伤害了同行,赶走了消费者,失去了朋友!

请马上终止你那些行为吧!你是在自掘坟墓! 这是在和整个行业为敌!!

小洁想说:

清洁行业很简单,只要你足够阳光,敢于担当,踏实做事,按标准执行工作,我想,必将受人尊敬!

做工作就是做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必须有不能触碰的“红线”,这是清洁行业个人、企业甚至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正如达康书记所说: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