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东方镇靖岳农贸市场正式 改变经济薄弱村


  马路市场渐成顽疾
  靖岳马路市场位于原五壶公路两侧,公路边的简易棚建于2000年,主要经营果蔬、肉类、餐饮等,是附近居民采购的“集中点”,也使得集市日时,越来越多的小商小贩们汇聚于此,开张贩卖。到靖岳赶集,不仅能买到新鲜的蔬果、物美价廉的服装,还能买到农具、木工打制的水桶桌椅、竹扫把等等,因商品价格低廉,品种齐全,吸引周边村庄大量居民购买,日积月累,摊位越来越多,到目前每次集市摊位已达260多个,绵延500多米,两侧合计超过1公里。
  每逢农历二和七,开店的老板把货物摆到门口,经营户们也大早赶来支摊,居民也提着篮子、背着袋子在路上摆起摊子,使得原本可以容纳两车同时通行的道路寸步难行。
  这几年,只要说到靖岳集市,驾驶员们总是摇头。马路市场严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也严重影响了乡容村貌,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了全县有名的“脏乱差”集中地,搬迁马路市场的老百姓呼声日渐高涨,如何落实马路市场“搬家”,提升公路“颜值”,提高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东方镇党委政府和靖岳村两委一直以来的心愿。
  不忘初心回应诉求
  为了彻底解决靖岳马路市场造成的交通拥堵、道路安全隐患以及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积极回应老百姓呼声,今年以来,东方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靖岳马路市场的整治问题。
  但追溯到更早的上世纪,因为没有农贸市场,居民买肉买衣服都要跑到胪膛市场、壶镇或者县城,很是不便。堵不如疏。镇党委书记陈志民多次在会上说,部分流动摊位是本村居民在经营,村双委有义务带领居民就业致富,必须兼顾居民利益、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容村貌改善。经村班子反复讨论,最终决定痛下决心,对市场进行规范,实行进场经营、整体搬迁,彻底消灭马路市场。

镇、村党员干部多次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勘察大队到村实地踏勘,根据市场规模、地理位置、人流量等因素,反复讨论研究,确定选址方案。为了尽快完成政策处理工作,靖岳村党员干部秉着为民初心,坚持带头干,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门送学时间,做老百姓思想工作,甚至到半夜了,村干部还拿着一份份租赁协议挨家挨户走访,进行签订。过程虽有波折,但9月对市场10亩土地进行了平整,做好了摊位规划。新市场交通便利,可同时容纳300多个商户经营。
 

  搬迁后,曾经拥挤不堪的马路市场消失了,现在的五壶公路变得宽敞、整洁,车辆也可自由通行。
  新的市场不仅能让居民日常生活购物方便起来,更是一个农产品销售平台,部分居民摆摊就业增收,非集市的时间,市场又变身为居民梅干菜大晒场,干净的晒场将为菜干品质把好“晒”这一关。同时,通过摊位招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将增加15万元左右。
  可预见的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激发了靖岳村双委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党总支班子进一步拧成一股绳,通过持续办好惠民实事不断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远的不说,近在眼前的消薄任务我们肯定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只要有利于村里发展,进场道路加宽、公路两沿整治、垃圾分类处理站建设……接下来我们双委肯定一件接着一件干。”靖岳村党总支书记丁鑫法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步,东方镇还将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东方中队进一步整治占道经营,确保五壶公路交通安全顺畅。同时,靖岳村将安排专人负责市场的管理、保洁等工作,以期通过市场的常态化整治为支点,撬动村集体持续增收。
  光影农贸市场设计研究院专注农贸市场设计18年,在全国32省市的农贸市场进行了大量调研,高水准设计出符合全国本土化的星级农贸市场。科学设计摊位大小,合理分布蔬菜水果鲜肉家禽水产干货粮油业态,赢得了政府,消费者,经营户一致的好评。联系电话0571-2812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