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王阳明: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诸葛亮曾经说过:“非淡泊无以宁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很难摆脱世俗的欲望,终日忙碌无暇,对生命的意义也来不及思索,然而当你一旦停下脚步静坐独思时,就会发觉一种致为释然的宁静缓缓由心而发。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所提倡的,正是这生于独坐观心中的宁静。
 
 
 
修静,以入心之境;静,则入心境。
 
 
王阳明以坐入静的要诀在于二:
 
其一:“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让心空,是佛家和道家的至高之境,道家的“知行合一”、 “贵和尚中”,佛家的“空身、空心、空性”讲的正是此理。
 
王阳明所说的“息思虑”则是通过暂时的放下去寻求内心真正缺失的为何物。 
 
其二“省察克治”,也就是以心为镜,观照自身。人活于世不乏私欲,而私欲不外乎:好色、好货、好名。孔子常说君子正身之法就是“自查不惑而内自省也。”王阳明修静的最重要一点也就在于这里。
 
人心的不静来源于人心的不净,因此通过独坐去不断地反省则是帮助自己了解内心的快速方法。
 
意诚,以树心之正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为: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
 
这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我们知道不义之财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取了。一旦取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内心往往常出愧疚,自然无法获得应有的平和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