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中华瑰宝,是世界著名的玉石品种,外国人称为“中国玉”,国人称为“真玉”。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先民就开发了和田玉,将其作为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的媒介,从而形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丝绸之路”的前身。在中国7000年的玉石文化史中,和田玉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这几年,和田玉被称为是“疯狂的石头”。2007年春在香港55克和田羊脂玉拍卖了55万元,1克1万元。2007年秋在北京一款不到20克的和田羊脂玉拍卖到了130万元。和田玉为什么这么贵?实际上和田玉从古至今就没便宜过。以玉沟通天地自然,敬奉祖宗神灵,象征权力财富,成为原始部落首领、帝王将相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寄托和日常礼规。《周礼》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什么王公大臣持佩什么玉,各朝历代都有严格的典章规制,尤其在清朝达到了其他玉文化难以企及的至尊地位。老百姓是无权享用的,你说这和田玉能不贵吗?
孔子说玉有仁、智、礼、义、信、乐、忠、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德行。“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终其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许慎说:“玉,石之美者。”具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甫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故此,玉又成为君子文人们道德操守的楷模。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其奥运徽宝和3000多枚奖牌都选用和田玉(青海玉或叫昆仑玉都是和田玉的一员)来制作,为什么?“取玉之仁,温润而泽,代表奥运精神的友谊、和谐与宽容;取玉之义,表里如一,代表奥运精神之博大包容;取玉之智,锐意进取,代表奥运精神的创新进步;取玉之勇,不屈不挠,代表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强’;取玉之洁,纤尘弗染,代表奥运精神的高尚纯洁。”华信国玉致力于文化收藏玉的一流品牌,打造一流的和田玉文化藏品,一句话就是要把中国7000年的玉文化发扬光大到世界各地。
我国的玉石品种繁多,历史上早已出现真玉和假玉的界定,帝王将相不断地筛选品评,在他们眼中,玉不仅有优劣之分,还有真假之辩。由于新疆和田玉的质地异常优越,远远超过其他玉料,成为比德之载体,标榜为君子的化身、德的象征,规范着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和实践,终成帝王玉主流玉料,也是真正的中国玉的精英。和田玉成为帝王玉之材料似始于齐家文化至夏商,而大量出现则始见于商代妇好墓。随后的几千年,帝王将相和王公贵族大量制作和广泛应用和田玉,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艺术瑰宝和文化遗产。和田玉的丰厚历史积淀及文化遗产仍然推动着它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继续发展,至今仍然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和崇敬。

假籽玉特点1、是用滚料上色冒充籽玉。这种情况大多数用岫玉、石头和次等山料也有用好山料的,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上色。这种颜色一般都浮在表面,就是高抛光后他的颜色也是浮在表面,和肉质的结合部没有过渡关系,很不自然,最多的是红色和黄色,有的料子很透,大多用青海料,这类料子基本没有汗毛孔,比较容易鉴别。
假籽玉特点2、是用低档籽玉上色冒充高档籽玉。第一类是把品象不太好的低档籽玉做上假皮色,消费者会以有毛孔断定是籽玉,再被艳丽的皮色吸引。这类皮色还是浮于表面,或类似糖霜,殊于层次,尤其撒金皮和枣红皮居多,要仔细辨别。第二类是在上等籽玉上做假皮色,从而达到皮色鲜艳,价格翻倍的目的,也称“加强皮”。这类假皮层次分明,有真有假,极难分辨!有时行家都会被这些皮色所迷惑,可行的办法是用强光照出内在的沁色,观察里面的沁色和外面的皮色颜色是否一致以及外面的鲜艳皮色有无内沁和呼应,特别是出现鲜艳的枣红皮就要当心了。第三类是在高档籽玉上做假皮色,他利用生成籽玉皮色的天然矿物质,在很短的时间里使籽玉形成各种皮色,这种皮色也很难辨别,这种假皮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真皮”了。
总的来说,对和田玉的辩识一般只要多看实物、多上手、多看书、多上网、多问行家,不用3个月就会辩识了。但是在辩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他的细腻度、油糯度、硬度、毛孔和皮色等五项综合指标来确定(毛孔和皮色主要是针对籽玉的),不论哪一项有疑问,都要反复的琢磨再琢磨。如果仅凭某一项指标就妄下结论就可能上当受骗。在这里顺便介绍几本好书和几个网站:《白玉品鉴与投资》、《赏玉观璞》、《中国新疆和田玉》百家民间精品录等,网站有中国和田玉网、和田玉籽料网、老山和田玉器网、雅圆玉道、新疆玉缘阁、如意和田玉、中国和田玉沙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