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企业如何在文化新经济趋势下找到有效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需要文化新经济破题1、传统的文化产业只是一种产业升级

  很多内容生产的创业者、从业者看到“文化新经济”这个概念会很兴奋,认为是文化领域的新的产业方式。“文化新经济”脱胎于“新经济”,而不是脱胎于“文化”。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提倡“新经济”发展理念,新经济理念在落地上,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互联网科技领域,产生了“互联网新经济”。另一个领域就是文化领域,产生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文化新经济”。

  当前国内文化产业面临一个怎样的困境呢?从政府层面总结出了四个瓶颈。

  一是重视内容开发(管理)、缺失产业整体生态体系的结构设计。

  第二,重视传统业态转型升级、缺失新型文化产业形成的转化能力,大多数文化内容生产者,从事的只是传统产业的一种升级。比如非遗,很多人思考的就是如何在非遗文化中发展出新的方式,这是对非遗的一种产业升级,再比如一些设计公司背靠博物馆,思考的是怎么依靠博物馆文物开发衍生品,这是对文物的一种产业升级,但是大家都忽略了思考一个问题——新型的文化是什么?文化怎么去开发?怎么形成一个新的行业而不是在老行业里做改进和改善?

  2、文化金融服务平台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题

  梳理发现,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很多项目其实就是“打报告项目”,——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以后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纯粹就是一个为了报告看上去不错来做的项目。有部分企业设立时就是冲着政府的专项资金来的,会有针对性的制作“申请报告”。部分很有活力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进入不了专项资金评审机制,遗憾的不能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导致大家为了获得政府专项资金,都在揣测政府想要什么,但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繁荣,推动社会发展,这就造成了落地时的价值扭曲。

  有鉴于此,各级政府部门做了一系列尝试。2013年开始,在银监会和国家文促中心支持下,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导,成立了文化金融服务平台,目标就是为了弥补专项资金模式的不足。首批评选了六家银行,其中三家全国性银行,三家地方性银行,授予这六家银行“文化银行”,这六家银行都按评选要求做了机制创新,在全国性银行在总部体系里设立一个分行级专门部门,地方性银行设立专门支行。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平台对南京市的本地企业进行项目认证和评审,产生支持名单。文化金融服务平台用政府信用担保,由“文化银行”向通过评审的企业或者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一直以来,文化企业由于轻资产的特殊性,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有很多很好的项目因此面临融资困境。在这个平台,文化企业按照一般贷款流程在授牌的“文化银行”办理好各种手续,到最后抵押环节可以零抵押,政府设立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来承担贷款本金90%的风险。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从设立到2016年运行了近千个文化项目。

  最后一个瓶颈就是重视海外文化项目外宣、缺失国际资源整合分发的平台机制。

  3、文化新经济让商业地产完成转型升级

  我们重新回到文化新经济,“文化新经济”,为什么叫“文化新经济”?现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收紧,在不动产市场上,我们能否一方面严控房地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发展机遇土地和建筑物运营上的能力?我们假设一个商业园区,我们一方面管控它的售价,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商业园区,能否有更多更活跃的经济运营状态?

  文化新经济着重发展地产上的业态,运营方式上,坚持宏观调控的同时,另一方面给予运营者充分的杠杆刺激,激活发展活力,通过金融通道,使海外基金和外资链接,同时,文化新经济试验园区采取轻资产和重资产剥离的模式,以投行产品分发的方式,向外资银行分发。在实现土地宏观调控的同时,给商业地产提供一个清晰的出口,这个出口在文化新经济的发展下,会呈现出类似于互联网的集中性发展方式,产生的泡沫通过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分发到国际市场上去。面对国内人民币资产外流的趋势,我们创新性的开放了国内的体系,让国内高净值人群合理的拥有外资资产,同时没有让真正的资本流出国内。

  文化新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1、文化新经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升级

  文化新经济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三角模型:新业态,以文化元素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形成的新型业态,是文化新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新消费,以文化消费为导向,通过场景式体验催生增量市场,是文化新经济的模式先进性;新增长,以产业升级为手段,通过拉动经济来实现区域发展,是文化新经济的终极性目的。很多在文化新经济试点范围内的商业地产项目都是建立在这个三角结构上进行。

  在文化新经济上,我们有布局重点,都是建立在这三个方向上,一个是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这个主要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脉络和结构上,另外是一个人才结构领导力的培养上,主要是针对文化新经济领域的顶尖领军人才,第三就是国家文化新经济试验区核试验基地的建设。

  2016年,我们成立了一个国家级课题项目,探索文物保护和商业开发的边界在哪里,探讨如何形成标准,对此我们进行了考察探讨实践。我们在贵州选取了每年财政收入只有1.2亿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县本身没有特别知名的村寨,但是全世界的吉他有一半是这个县生产的。我们进行考察后,按照文化新经济三角模型,规划了一个发展思路:如何把生产吉他的文化元素提炼出来?如何完成吉他制造业向吉他音乐产业转型?当地把几个村寨进行整合申报一个特色小镇,如何把当地特色文化、特色支柱型工业和特色村寨之结合在一起?

  我们首先投入一千八百万,做了一个国际音乐节。在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山洞,像剧场的舞台,于是又请了一个欧洲设计师去考察,发现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轻音乐剧场,将这个山洞作为重点立项设计成了轻音乐剧场,这一举动,吸引了很多世界级音乐大师前来观摩、表演。这就是一种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本地特别地理条件的结合。

  其他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进行了改造,成为艺术家的基地和工坊,依靠这种内生动力,形成了特色小镇产业链。国内很多特色小镇开发时,基本上是从外面请一个地产开发商,把原住民轰出去,进行土地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特色,而不在于“小镇”,这样的开发相当于把特色小镇的灵魂失去了。

  地产项目和园区项目产生内生动力的时候,项目就会发生本质变化,从简单的收租金模式变为衍生对外输出的模式,地产项目通过与文化元素融合,加上各种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已经产生了远远超出传统地产范围的效益,这就是文化新经济的内生动力的作用。

  2、CIAB种子人才计划培养文化新经济领军型人才

  第二,就是人才的培养,专门设立了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CIAB种子人才培养计划,已经进行了三年时间的实践。人才培养重点也根据实践进行调整变化,初期是文化艺术金融人才培养,经过几年迭代升级,发展成熟,致力于文化新经济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

  任何事情都需要专业的产业人才推动。目光看不到的地方,脚就到不了,眼光看到了,怎么样让脚能到达,怎么去接触、认识、使用工具进行开发,这是个核心问题。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非常注重工具的使用,会进行课堂作业,第一期人才培养计划里我曾担任部分学员的导师,我担任导师的小组的课堂作业主题是“如何从520这个节日的文化元素中提炼出一个金融模式和模型”。小组成员里有广州众诚保险CEO,网信集团副总裁,广汽集团执行董事,这些学员通过对“520(我爱你)”进行提炼,推出了一款产品——爱情保险。

  这就是一个价值转移的思路,年轻恋人的痛点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对年轻情侣只需要花费599购买一份爱情保险,三年内如果能结婚修得正果的话,可以凭借结婚证领取1999元。爱情保险对外发行后,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产生了社会效益。这是我们在CIAB种子人才培养计划方面探索如何锻造工具思维、创新思维方面的成功尝试。

  另一个案例是深圳妇幼保健院书吧。当过妈妈的人都知道,孕期几乎每两个星期就要跑一趟妇幼保健院或者医院。深圳年轻人多,深圳妇幼保健院医疗资源有限,人满为患需要排队,患者及家属容易焦躁,这就给医患矛盾埋下了隐患,医患冲突经常发生,院长也很头疼。

  CIAB种子人才培养计划介入深圳妇幼保健院,提供解决方案。学员经过考察提出用阅读来舒缓患者及家属情绪,计划在妇幼保健院建设一个书吧,把这个书吧当做学员项目运行。

  书吧项目获得了深圳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书吧设立之后,第一环境优雅,排遣患者及家属等待的时间,通过阅读舒缓焦躁情绪,有效缓解医患矛盾;第二,妇幼保健院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好评,给妇幼保健院提供了更多在文化方面投资的动力,也获得了政府的很多支持。第三,在商业运营上,医院提供场地和建设,政府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实际运营成本很低,同时吸引了很多孕妇的滞留,产生“关注经济”。

  书吧第一步面向待产家庭推出套餐机制,一是书籍销售套餐,产妇待产体检和生产后一年半的时间里,需要的关于保健、教育类书籍,可以通过套餐在书吧一次性购买。另外,通过书吧这个平台可以向待产家庭进行品牌熏陶教育,各种儿童用品、教育品牌都可以借助这个书吧向待产家庭进行输出。

  3、文化新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模式

  第三,就是国家试验区,在实行两个策略,一个是区域发展如何将商业和政府扶持结合产生新的发展模式,二是,如何实现区域发展从招商到产业育成态势的转变,已经产生了很多的亮点。

  文化新经济体系对于构建新型的产业生态圈会在产业进行协同体系成员的筛选,目前仅向CIAB种子人才培养计划里的企业人才开放优先协同的通道,聚集产业顶尖商业实战操盘手专家团队,对种子人才进行一年的产业专业商业实战培养和辅导企业自我模式更新升级,并且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商业实战来打造与文化新经济体系的协同能力。培养计划也不限于一年的培养期,对于能协同的种子人才项目也会逐渐孵化打造产业协同能力,并通过文化新经济平台及项目进行产业能力的输出,实现协同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