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差异:刘备的形象塑造和职场崛起术


       三国时出身低微、处于劣势的刘备除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外,强调不同是他的主要形象塑造和人生逆袭崛起之术。熟读《三国演义》的人知道,刘备虽有汉室宗亲这顶能吸引眼球、笼络人心的光环,但实力远不如猛将如云的世家曹操,为了突出他的正宗地位,为了让那些认定刘家才是正宗的文人士大夫和普通民众能够感受到他头顶光环的光芒,就处处突出与曹操的不同之处:

强调差异:刘备的形象塑造和职场崛起术

       其一,曹操残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就突出自己仁义,即便是被曹操追得非常狼狈的时候,也不愿意放弃跟随自己逃难的群众而加快撤退进程。众所周知,最能体现曹操残暴的是他杀害想好好招待他的吕伯奢一家后并不收手,反而将错就错残杀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对白将他自私冷酷、残忍无情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弱小的刘备在曹操南征时被追杀,带着十多万跟随他逃命的民众,一天只能走十余里。众人劝他先走,他一概拒绝,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想干大事,必须让民众知悉他的仁义。这让他打了败仗却得到了人望,刘表死后,荆州吏民立马选择归附,使他终于拥有了荆州这块能够实现诸葛亮战略的理想立脚之地。

        其二,曹操为树威严严刑峻法,他则以宽厚广纳豪杰。曹操偏重的是法家路线,靠杀伐立威。“轻罪重罚”就是典型,如有一个他宠爱的姬妾没按要求及时叫醒他,他醒后下令把这个姬妾杖责至死。为打击清流名士这批士族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他通过“以言治罪”的方式残杀了孔融、崔琰、杨修等名士,逼死荀彧。而刘备走的是则以德服人、以义聚才的另一条道路,以兄弟之义换来落魄之时关羽张飞衷心跟随;以摔阿斗叼买人心赢得了赵云这样的绝世忠臣;以“三顾茅庐”的赤诚,更是换来了不世之才诸葛孔明的鞠躬尽瘁……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这样说:“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刘备通过强调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一下子就树立了自己振兴汉室、宽厚待人的仁者形象,并使这一形象通过事件传播逐步树立复兴汉室的正统地位,以否定的手段达到了肯定的目的。仁者无敌,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仁治。刘备的差异化战略,正好契合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所以能够在乱世中以弱者崛起,以三国鼎立之势实现了他匡扶汉室的人生理想。

      强调差异,其实就是通过突出与优势对手的不一样的个人特质,树立自己不可替代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不可替代性是职场成功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