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在《心的演变》上文中畅述了“心”字的演变,在汉字演变的历史长河里,“心”字由原来的象形文字完全兑变为抽象思维的方形文字,其本义由人体泵血器官的形象演变成为具有感觉思维能力的形态。如果用现代物理学概念进一步延伸,可以认为宋体字“心”是一个由三点心与半圆弧线构成的运动体系,即“心”字的形式可用
表示。“心”字中的三点可表示三个心,里面的一点定义为内心,外面的一点定义为外心,弯勾(半圆弧)上面介于内外之间的点定义为本心,半圆弧线为本心运动的轨迹。“心”字表明,一个运动系统要保持平稳状态大致受三个心的控制和调节。这样,“心”的含义又有了新的解释,“心”除了表示心脏的物质功能、中央的位置功能、人类感觉思维的感知功能以外,还有系统的控制调节功能。

对人体而言,心脏为内心,大脑为本心,外部环境系统为外心。由心脏泵血维持人体生命,大脑控制调节人体活动,但人体的各种运动还受到外部系统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运动系统取决于三个心的共同作用。人们在自然环境下活动主要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当乘坐交通工具时就受汽车、火车、飞机等控制,交通工具承载着人们并送他们去目的地。不难理解,在汽车这个运载系统里发动机为内心,驾驶员为本心。现代无人驾驶汽车其主要内容就是用AI人工智能替代驾驶员实现感知思维、判断决策、控制调节功能。
物理学观察表明,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着的,日月星辰无不例外,而且运动方式大多以旋转为主。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中心转……。当人们坐下休息的时候,似乎是静止不动,但地球本身存在自转,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地球自转一周即一天赤道上的一点在太空中留下八万里长的痕迹。作为一个运动系统,外部环境系统对它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目标,如人体步行、汽车行驶、卫星航行等都要选择恰当的道路或轨道。如何选择行驶道路或轨道这将影响到系统的运动方式。当汽车驶入十字路口需要转向,方向盘“顺时针旋转”操作时汽车就会右转,“逆时针旋转”操作时就会左转。地球表面的气旋即台风也明显存在两种旋转方式,以地球赤道为界从卫星向地面观察,南半球的台风是顺时针旋转,而北半球的台风却是逆时针旋转的。通常所说的“男左女右”也是人体内部基因DNA组织某种运动方式在外部的表现。
尽管系统的运动方式只是简单的“左旋”或“右旋”、“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而系统产生的性质确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外部环境系统引起运动系统性质的不同,我们的祖先也从文字方面进行定义,这个文字就是“忄”,即竖心。如“性”表示事物的性质由“忄”而“生”。“男左女右”可解释为“左旋”和“右旋”的运动方式形成了“男性”和“女性”。“男性”和“女性”都属于人类,但有不同的性,在生儿育女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功能。
如同“心”字一样,竖心“忄”也可表示运动系统,“忄”则演变为
。由一根竖线和左右两个点组合而成。左右两个点也可称之为左心和右心。一个运动系统受左右两心的作用,使得系统运动轨迹偏离中间位置,产生“左旋”即“顺时针旋转”或“右旋”即“逆时针旋转”。如果系统不受左右两心的影响,则系统始终保持直线运动状态。平常我们看见的光就具有这种性质,光是直线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