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微企业的稳定
给小微企业减税是在弥补已经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目前困难最大、矛盾最多、负担最重的,确实是小微企业,最需要扶持的也是小微企业。给小微企业减税,而不给大企业减税,看起来不太公平,实际上是在弥补已经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减少不公平状态下的竞争,弥补政策、资源等方面分配不合理、配置不科学留下的公平缺陷。
众所周知,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企业在享受政策、资源以及运行环境等方面,原本就和小微企业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在同一个平台上。
最典型的就是银行贷款,大企业不仅方便快捷、门槛低、阻力小、设置的障碍少,而且融资成本低,包括利息、搭售产品、服务费等都要比其他企业低。
相反,小微企业则是集融资难、融资贵于一体,根本没有能力抗拒。为什么一些小微企业要求助于地下金融组织,原因就在于从银行很难贷到款。
同时,在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上市等方面,大企业也有优势,小企业则没有可能。
除此之外,在土地供应等方面,地方政府也是只顾大企业,而不关心小微企业,甚至动辄要求小微企业通过搬迁为大企业让地,且常常补偿不能及时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小微企业免税、不给大企业减税,决不是制造新的不公平,而是拉近小微企业在市场公平方面与大企业的距离,是寻求公平的一种方式。
如果能够给更多的小微企业免税,甚至在免税的基础上再出台一些其他扶持政策。那么,小微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公平性也会更好,小微企业为大企业服务的效率也更高。
没有小微企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
事实上,小微企业一直是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税收等的主力军,给小微企业免税,就是为社会稳定、居民安宁等创造条件。没有小微企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小微企业的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而是世界上共同的问题。在政策上给小微企业更多的倾斜,不会造成新的不公平,而只会让市场公平更加得以体现。
也正因为如此,曹德旺的“税收观”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完全符合中国企业发展现状的,是可取的。对小微企业,不仅要在税收上予以扶持,还要在其他方面予以支持。
特别是贷款方面,地方政府要建立更多的担保基金,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支持。
相关的金融机构,也不要只看到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更发看到小微企业发展的前景。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只有经济的水活了,金融的鱼才能活。否则,就会干死。
近年来,社会各界为中小企业的呼吁很多,国家出台的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也很多。
但是,从总体上讲,对小微企业的复苏仍然效果有限。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的困难问题,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一旦小微企业走出困境了,经济复苏的基础就厚实了,经济复苏就有希望了。
只有大企业的稳定向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企业与小微企业一起稳定向上,经济复苏才能步入正常轨道。所以必须把曹德旺的“税收观”看成是一次大企业老总为小微企业的呼吁,也希望有更多的大企业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并在融资等方面,能够给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帮助和让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