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伶俐的孩子突然身患绝症,活泼可爱的孩子突然精神失常,这些现象在现代生活中并不罕见。当父母们为了求医问药耗尽心血却于事无补之时,您是否想知道,这些看似没有缘由的事情背后,隐含着什么道理?
文中这对夫妻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他们的内观分享以及专家点评,相信会给您一些启示。
他们有一个非常暖心的儿子,今年刚满八岁。虽然夫妻俩因为性格不合,关系并不融洽,妻子心中对婆家人也有不满,但孩子的存在,让这个家庭平安地维持着。
可是两年前,儿子身体出现不适,很快被确诊为脑部患有世界罕见的疑难病症,无药可救。夫妻俩为了给孩子治病,耗上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但乖巧懂事的儿子还是很快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丧子之痛让夫妻二人陷入了人生低谷,丈夫求人算了一卦,结果是“虚”,也就是告诉他:要改变。在朋友推荐下,他们报名参加了内观研修班。临来之前,丈夫其实也暗暗抱着一丝侥幸,他希望妻子通过内观,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所改变。
然而,这种面壁静思的过程,对妻子来说难以忍耐。儿子的身影一直萦绕在脑海,到了第三天,她实在坐不下去了,要求丈夫带她离开。
可是,三天的内观,让丈夫明白了很多。他抱了抱妻子,告诉她:“我已经明白一些了,真正需要内观的不是你,而是我。”听到这里,妻子一句话没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想:“只要丈夫需要,我哪怕再难熬,也要陪他到底。毕竟能有一个人改变也是好的。”
那么,前三天的内观,究竟是怎样改变了丈夫的呢?原来,丈夫在内观开始时,也无法静下心来,想到近些年和妻子之间的矛盾,他更是烦躁不安。他急于想找到解决夫妻矛盾的方法,指导师告诉他不要乱想,要按照规则认真内观。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孩子浑身是伤,告诉他要喝粥。他疑惑地问:“你浑身的伤,不疼吗?”孩子直截了当地说:“你别管那么多的事,让你熬粥你就熬粥就行了。”梦中孩子的一句话,让他想到,孩子是告诉他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于是,他回到了正常内观的轨道。
内观至第三天,他在午休时又被一个短暂的梦境惊醒了,梦中他听到孩子说:“爸爸我走了”。他想,也许是孩子看到他明白了,终于放心地离开了。
对父母的内观让他看明白:从出生到结婚前,自己都是很幸福的,生活简单、学业顺利、工作无忧。父母照顾他长大、上学,他什么事都不用做。到外地上学、工作,每次回家,他只是住上些日子,再拿上些钱,吃、穿、用依然都是父母的。姐姐说他把家当旅馆,他还不以为然。孩子出生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家和父母只是他的“免费旅馆”和“自动取款机”,他没想到要为父母做些什么。想到这些,他深感惭愧。
身为一名理科生,他自认为有很好的计划安排能力,人生的一切事情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划如期实现。这样的成长经历,养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的性格。
正是自己这种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个性,导致他和妻子相处时,一旦个人利益受到侵犯,就不能包容、情绪爆发。他终于明白,原来家庭矛盾的根源在自己身上,而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真实实的爱的付出。他真诚地向妻子说了声:对不起!
妻子的内观虽然一波三折,但也最终拨云见日。
对自己父母的内观,让她体会到父母的爱,但这些不足以抚平她的丧子之痛。后来,为了支持丈夫完成内观,她才勉强坚持下来。
内观中,想到自己和丈夫因为性格不合导致的各种冲突,以及孩子生病期间对丈夫的种种抱怨,她心情很烦躁。可是这些内容,指导师不让观。她只好去想“自己给丈夫做了什么”,竟然发现,这些年,除了抱怨,自己没给丈夫做过什么,而丈夫却在每个节日都会给自己价值不菲的礼物。他为什么这么做?不都是因为爱吗?!
内观开始,她曾坚决地说,不观婆婆。在她心目中,她和婆婆一直相敬如宾,还算融洽,但是孩子生病期间,公婆的不加过问让她非常怨恨。所以她不想对婆婆进行内观。
可是,当回忆起和婆婆刚认识的日子时,她才发现,婆婆其实很宠自己。自己喜欢吃红薯,婆婆会连着做上一个月红薯。婆婆是个简单的人,可是因为生活背景不同,自己又从不与婆婆沟通,才导致了自己气得要哭、婆婆却浑然不知的后果。理解了婆婆生活的艰辛,她对婆婆的愧疚心也油然而生。
内观也让她看到公公对自己的宠爱有加。为了她,公公竟然打破了“不许在家打麻将”的家规。自己只吃茴香馅儿的饺子,每次回家,公公都会给自己捏茴香馅儿的饺子。印象中公公一直在苦哈哈地为这个家默默地付出着。
七天的内观,妻子发现自己在家中就像个刺猬,整天挑丈夫不好、挑婆家人不好,导致家里每个人都很不舒服,可是他们从来不说什么。她很惭愧,自己对婆家人伤害太多了,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人,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做,却从来看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好。
内观前,她认为孩子走了,婚姻也将随之结束了。可是内观后她相信,自己和丈夫会走好以后的人生路。
大姑姐的发言解开了一些误会。原来,公公近年来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婆婆既要照顾生病的公公,又担心自己做的乡下饭菜不合孩子胃口,所以才不敢去照顾孩子,怕给他们添乱。其实,想到一手带大的孙子住在医院,公婆的内心也是万分煎熬。没想到,因为缺少沟通,竟然使一家人产生了如此大的误会。
心理学专家解读:有认知才能解决问题
郄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点评。家庭矛盾很多都是源于某个家庭成员的性格问题导致的,案例中的妻子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她希望别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旦对方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完全地否定了对方。这才导致了家庭关系的不断恶化。内观让她认知到了这一点,有了认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因此,内观是发现和解决认知问题的有效方法,将内观和认知进一步结合,可以对消除心理疾患起到更大的助力。
伦理学专家解读:诸事不顺因不孝
家庭伦理的角度作了点评。孩子意外离去,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不幸。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现象正向世人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的“诸事不顺因不孝”。
案例中,作为儿子的丈夫,从来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劳。成家立业后只知关心儿子,不知关爱父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不孝”。
儿媳也在无意间犯下了不孝的过错。公公婆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地关爱着她,可是她不能体会,反而对公婆心怀抱怨。
这对年轻的夫妻,将父母公婆的爱当作理所应当,不知感恩反而心怀抱怨,犯下了“大不孝”的错误。但是,这也不全是他们的错,因为没有人教他们,父母公婆也不会怪罪他们。但老天有公道,所以让他们的儿子得了不治之症。其实,得知孩子得了疑难病症的时候,就曾有人推荐他们学习家庭伦理,可当时的他们认为那些老古董都是迷信。最后,老天收走了他们的儿子,终于将他们推到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让他们通过良知内观找回良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天地之间,就要遵循天理;在五伦之中,就要遵循人道,也就是“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实友信”的伦常之道。任何违背伦常的做法都会招致不幸,这也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天理。
遗憾的是,现代人很少知道这些道理。在自我中心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关心的只有自己和孩子,把孝敬老人当作一种形式,逢年过节买点东西就认为尽到孝道了。也有很多人以工作忙为借口,把照顾孩子当作是老人应尽的义务,而很多老人出于对孩子的爱,也默然接受了这一安排。
“人不学,不知道”。现代人很少学习传统文化,不知道真正的孝敬应该怎么做,虽然父母不怪罪,天理却不容,所以会让他们最心疼的孩子生病长灾,求医无门,以此因缘把他们引导到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人伦道德的路上。这就是很多孩子,原本活泼可爱,却意外地身患绝症、精神失常的一个原因。
孩子不幸过早地离开了世间,值得庆幸的是,他把父母引进了良知内观和传统文化的大门,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孩子就像爸妈的天使,用生命教会父母为人之道,完成了今生的使命,他的离开也将唤醒更多迷途中的父母!
愿他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