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研究的哲学思考


 关于基础研究的哲学思考

袁兆亿

哲学思考实际是一种关于理性选择的思维方式,也许对于那些尚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还不能给出一个现成的回答,但是它能够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入地思考基础研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把这些思考带到科研实践中,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推动基础研究健康发展服务。

一、科学的分界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无论是思维方式或是研究方式已经从一般性的、抽象性的研究范围,上升到了特殊性的、具象性的研究范围,从而更深入地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了科学与技术的联动,使科学与技术成为良性互动的和谐体。

虽然在大的分类上人们习惯于将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区分开来,但是当我们更仔细的估量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分界时,相关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了。有学者认为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截然分开是错误的,由于技术的应用经常导致对科学理解的深化,而科学理论的发展又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因此现代社会的科学和技术并不如原初所显示的那么不同,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远离给予它动力的具体技术事件而产生的。

从具体的实践类型来看,科学是关于认识世界的活动,技术是关于如何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显然这两种不同的活动类型对应着本质上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两种知识形态。有专家指出,基础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应该体现哲学、自然及数学的和谐,这一和谐体将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机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基础研究成果应能将技术实践拉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而技术的进展又将反过来促使基础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二、精神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称为“精神生产力”,不但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一般生产力,也是可以具体物化的现实生产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全面加强和改善国人对于科学的认识和态度是一项重要工作,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尊重科学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就是尊重人类文明。

科学技术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一是科学技术作为物化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二是科学技术通过马克思所称的“精神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无论从任何意义来说,科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都是巨大的。虽然每个国家的国情有别,历史阶段、发展程度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是全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理应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力争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三、科学与人类文明

科学的根本要素是人,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是起始,也是目的,而道只是手段。科学由人来发展,同时科学又是为人服务的。人类的科学实践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之中的,是在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因此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科学不断启蒙人类,帮助人类摆脱愚昧,科学是人类道德与文明的体现。马克思曾说:科技不仅是一种物质的财富,而且是一种观念的财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日益体现出深刻的精神财富价值,人类不是单纯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恩惠,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科学精神的影响。人类在探寻自然规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人文精神,以及科学知识所汇集的智慧结晶,促进了人类思想一次又一次的解放。

人类文明进入到现代科学大发展的二十世纪,在基础研究支撑下大量的科学发现层出不穷。譬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模型的建立,形成了人类崭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又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最终认识和理解,将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又如在生命科学领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非编码RNA功能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从整体和定量化的角度揭示生命奥秘的新阶段;又如在信息科学领域,大数据的处理需求,推动着微电子技术快速向纳米、分子以至更微观的层次推进,正在孕育着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又如在地球科学领域,观测、模拟和试验等新研究手段迅速发展,深化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并对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又如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数与形进行简洁、高效、优美和抽象描述的数学,正在向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推进,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超越和深化,形成了人类文明进步新的内在动力,如果把现代科学比作一条长河,基础研究就是其源头。

基础研究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论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植物学家还是动物学家,他们的理论都被证明对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均适用,也就是说适用于整个生物界。譬如第一个提出遗传理论的是研究豌豆杂交的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五十年后许多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重新发现和发展了他的理论;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生理学家施旺差不多同时提出的;细胞的潜在全能性学说则是德国植物学家哈勃兰特提出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具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的适用范围是远远超出提出者的研究范围的,它的适用时间几乎是无限的,当然其中还包括了后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因为对于绝对真理的认识过程是无限的,每一个科学家只能认识其中的一部分相对真理。由此说明了近现代基础理论研究不仅仅是探索者根据自己的好奇和兴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