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资本市场,人类就多了一个无形而残酷的争夺利益的战场,各种关于如何在这个战场作战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正统的如学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边缘的如混沌理论、星象理论、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尊重并也曾沉湎于这些理论,但作为一个市场实战交易者,现在我更看重对市场语言本身的解读与感悟。
为什么那么多人沉湎于资本市场?难道全部是受金钱的诱惑?不!潜意识地陶醉于人类“赌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滞留于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惧怕无聊、盲目自信、屡败屡战等“赌性”特征是人性使然,而几乎天天波动的“日间杂波”确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动”可以“赢利”的机会,于是,受制于本能的赌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将自己的精力和热忱放在希望能够迅速获利的侥幸心理上,对真正冷静地观察市场,对如何建立能够确保自己稳定赢利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心理反而关注不多,并往往频繁地情绪性地交易而很难耐心地等待“进退有据”的入场和出场时机。难怪交易大师威廉姆斯说:“我对交易的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最近一两笔交易本身的兴趣”。
华尔街的大炒家杰西·利物莫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产的”。多年前,就已经把这句话贴在自己用于交易的电脑上!
在市场,我们碰到最多的问题是诸如“能涨到哪里去”或“能跌到哪里去”此类的疑问,这些问题或许是不经意地提出的谈资,或许是认真地求索的课题,却常常在实实在在地强化着我们的一些思维,即:市场的未来到底会如何?如何预测或猜测的未来?现实生活中乐此不疲地探询这类问题的人也如过江之鲫,我们就常常听到有人为某次对市场正确的猜测而引以为豪。这是非常正常也非常可以理解的思维,为了探询和猜测市场未来趋向的“奥秘”,自己也不时对市场的未来进行一些猜测,自己也曾研习过从“易经八卦、紫微斗数”到“混沌理论、神经网络”、从“星相假说和周期假说”到“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乃至正统的“宏观经济预测”等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关于预测的知识。
当然,这些知识对猜测市场的走向多少都有帮助和教益,但作为一个职业炒手,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对这类问题的探询上,职业炒手更应该做的工作是“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因为,且不去讨论人类是否有能力精确预测未来这一哲学命题(道氏理论就认为“日间杂波”是不可预测的),单就“风险管理、心理控制”等这些成功投资的重要因素而言,后一种思维方法会使我们对市场和交易考虑得更为周全,而从我自己的交易实践来看,若根据前一种思路进行交易,投资成绩可能起伏波动很大,而后一种思维方法所指导下的交易则能够使我持续稳定地赚钱。
我常常告戒自己,一个职业炒手,在市场好的时候一定要勇猛果断,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就一定要谨慎小心,鲁莽和胆怯都不应该是性格。
预测未来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预测市场是投资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场直觉和感受后,我们是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市场趋向的,但是,就我个人的市场经验来看,要持续稳定地赚钱的话,还是要更多地讲究“在不同的环境下做适当的事情”,换句话说,“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对职业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预测市场重要得多的工作。正确的投资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确的思维方法却应该基本一致。很多投资人,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前者,对更本质的后者却所思甚少!
我见到过很多成功的投资人,他们尽管风格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备“每逢大事有静气”和“进退有据”的心理特质。或许,在资本市场成功,与在别的领域取得成功相比,有着不同的成功哲学。我们该形成自己什么样的投资哲学呢?交易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一个交易者,你对交易的信念是什么?
是啊,就如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在思考和行动着、喜欢和憎恶着一样,投资人也都是根据各自的信念在进行交易,并常常享受各自信念所带来的赢利喜悦,同时也常常遭遇着各自信念所引致的失败困惑。
华尔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术交易,顶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这句话充分说明平庸的交易者和交易大师的差别不在于技术的高低,而在于交易信念和交易内功上。
很多人拥有了盈利的交易系统却根本无法执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怀疑系统,对自己的交易系统没有坚定的信念。因此,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们不但要有交易系统,还要有信念系统。
人们常常将成功的交易者归结于他们的聪明和勤奋,然而,这远远是不够的,对于投资者来说,控制着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信念,自信心的大小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人的精神和能力,就像军队一样,也依赖于其意志和信念的支持。有强烈信念的人,即使使用最简单的交易系统,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疑虑和胆小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他自信心的大小。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
那么,在交易中我们如何对自己的交易系统形成坚定的信念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熟悉系统,理解系统、融合系统。技术其实是一种思想。只有你完全理解和相信系统,使用起来才会行云流水,而不会障碍丛丛。道听途说来的技术,用起来必然缺少内功,就像水里的浮萍一样,一经风吹雨打,就会七零八落,左右摇摆。
交易者趋向于完美交易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自己靠拢的过程。是一个外部的系统和内在的自我不断融合,走向一致和合二为一的过程。
在整个交易中,如果你连一个交易系统的每个步骤的实际意义,以及整个系统如何盈利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操作的话,如果你对于整个系统的好坏只能从当下的几笔交易的盈亏去理解,而不是基于系统的盈利原则和市场哲学去思考和理解的话,这种交易不可避免的会走向亏损和失败。
所有的财富都来源于对一个事物清晰而正确的理解,在投资市场上正确的加强和修炼自己的交易内功才是成功交易的唯一途径。成功不变的法则就是拥有深厚的交易内功和严格的交易纪律。
只有你坚信系统,你才能够获得成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不能严格遵守纪律,你可能会犯下10000种错误;但是,如果你能够严格的遵守纪律,你就一个错误都犯不了。
为什么猜测市场“拐点”会成为投资大众的一种普遍心理?这是由人所特有的诸多心理本性所共同决定的。
人们的内在心理是讲究“机巧”的,由于讲究“机巧”的心理,很多投资人慢慢地就自觉不自觉地忘记了他们自己来到市场的根本目的--赚钱,他们的交易行为已经或多或少地异化成为在市场寻找自己“比较聪明”的心理慰藉工具,他们已经把追求对市场拐点的成功猜测视为自己比市场中多数人“聪明”或“专业”的依据,并最终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自己自得其乐却迷失于其中的心理迷宫;
贪图利润最大化、盲目追求暴利更是人的心理本性,从理论上来讲,对市场大小拐点的成功猜测能够使投资人的利润增加更快,这种可能的暴利就很容易成为人们乐此不疲地猜测市场拐点的内在动因。
殊不知,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力可以做得到的,牛顿晚年就迷失于“宇宙神学”而不能自拔,爱因斯坦晚年也留恋于“统一场论”却也不能成正果;
缺乏必要的定力亦为人性使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市场“日间杂波”的干扰、舆论推波助澜的渲染、周围朋友的看法、“手痒爱动”的赌性本能,都往往容易动摇人们本就不强的“定力”并成为引发人们乐于寻找市场拐点的外在缘由;
投资人对价或指数的心理定势也容易成为人们急于“抄底”、“逃顶”的原因,这种心理定势主要是指人们对短时间内市场较大的上升或较大的下跌所形成的“不习惯”心理,这种心理定势很容易使人们相信价或指数要向其上升或下跌前的位置靠拢,却不料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一个在市场分析中“刻舟求剑”的错误。
我个人就不喜欢将猜测市场“拐点”的交易方式作为自己常常采用的主要交易方式,因为,我认为这种交易方式所依据的是对市场走势的“主观”判断或“主观”猜测、而不是一种客观的市场趋势,它非常容易导致投资人自身的交易方向和市场的客观大趋势相对立,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较大风险或导致对较大市场机会的丧失。
我以为,识别市场大趋势,识别正在进行的市场客观大趋势,顺应市场的客观大趋势、根据市场的客观大趋势进行交易,常常是一种比猜测市场拐点更妥帖的交易方式。
投资人应如何淡化猜测市场“拐点”的心理?我以为,一要调整自己内在的心理结构,二要增强自己外在的观察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要少一些追求机巧之心,多一点平实之道;要少一些和市场、与别人“争强斗胜”、比谁更高明的幼稚思维,多一点真正“大智若愚”的修为;要少一些追求短期内暴利的思想,多一些追求持续稳定地赚钱并将暴利看作在市场可遇而不可求的交易理念;要减少一些对市场价或指数在特定期间内产生变化后常常容易导致投资人出现的“心理定势”,增强一些对市场中期趋势的观察和识别能力。
尽管寻找市场拐点的交易方式可能在某些时候间或会出现一些短期内取得暴利的交易案例,但这种交易方式却常常在更多的时候导致投资人亏损交易的频繁出现,因此,这种交易方式不应该成为一种投资人经常采用的主流交易方式,因为,奇巧的交易方式固然有时能够使人们赏心悦目,但平实的交易方式却肯定能够更多地使我们持续地稳定地平稳地赚钱!
我们已经习惯性于积极寻找市场运行的“规律”、“模式”或“定理”、总是力图采用“规律”、“模式”或“定理”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处理我们所面临的事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人们摸索出一个又一个“规律”,在投资的探索历程中,人们也发展出诸多的理论和“定理”,是啊,如何探求一个个具体解决问题的“法”已经成为我们既有的思维习性。
这种求“法”的思维习惯是符合思考问题的惯有特性的,人的思维方法无非只有两类,一曰归纳法,二曰演绎法,归纳法的最终结果就是所谓“规律”,演绎法的最终结果就是所谓“定理”;
这种求“法”的思维习惯还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规律”和“定理”的确有助于人们更有效率地处理同类事务、可以对出现的事务进行着类似条件反射式的处理。
百忍成金—聪明投资者的投资修行之旅
司马懿是我见过的最难忍的聪明人。在面对诸葛亮神仙般的对手,吃过几次败仗后,忍住三月不出战,下棋不落子,百忍成金,等待时机熬死了对手。三马同食一槽的预言,让曹魏历代君王对于司马家族始终心存戒心。司马懿一生辅佐过曹操、曹丕、曹睿和曹芳四代君主,照样成功逆袭,实现了司马家族取代曹魏政权,三国归晋一统江山的宏伟霸业!
“百忍成金”是四字成语,用来形容忍耐的可贵。其典故出自《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鳞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嫌帛。
对价值投资的认识,是道;投资修养,是德。道的境界,只能靠悟。佛说“悟道”,“悟”了,也就明白了,“悟”不到,怎么讲也不明白。德的境界,需要“锻炼”,就像打铁一样,把铁用大火锻烧,用锤子砸,去芜存菁,留下来的才是好铁。这一境界,无法通过学习得到,需要修养,需要磨练,需要成功和失败的考验,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从错误中反思和学习,才能拥有好的品德。
股市中的成功者,可以说是克服了自己人性缺陷的一部分人,能客观而理性的看待股市,可以在股价便宜的时候从容的买入,可以在股价高企的时候从容卖出。很多人不能悟道于价值投资,绝非智商问题,而是修养问题。人的性格本来非常难以改变,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性格自然而然的会发生变化。
聪明的投资者必定要经历曲折,被市场否定、被大众贬低,这都是不能避免的。如果你的想法一开始就得到大众的认同和欢呼,而不是大众的否定和贬低,十有八九你挣不到钱!记住:曲折越严峻,你的压力越大,最后的回报越大。
巴菲特说过:“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只赚我看得明白的钱。”当你真正洞悉价值投资的大道,才会参透“忍”的含义,才能谨守本分而不分心,也不冒险去做不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