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治疗视神经萎缩


 (BJFST777)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视力减退和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病损时可出现裂隙状或楔形缺损,前者变成较黑色,为视网膜色素层暴露;后者呈较红色,为脉络膜暴露。如果损害发生于视盘上下缘区,则更易识别,因该区神经纤维层特别增厚,如果病损远离视盘区,由于这些区域神经纤维导变薄,则不易发现。视盘周围伴有局灶性萎缩常提示神经纤维层有病变,乃神经纤维层在该区变薄所致。

视神经萎缩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临床观察男女性患者视神经萎缩发生率没有差异性。医生检查发现视盘颜色苍白便可做出诊断 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针灸主要治疗原发性和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在中医上称“青盲”。视神经萎缩多由视瞻昏渺、高风内障等瞳神疾病日久失治演变而成。以眼外观端好,而眼神呆滞,视力逐渐下降,终致失明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
症状表现:症状主要是视力减退,严重者可完全失明,视野缩小或有中心暗点,并有色觉障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呈苍白色,其境界和筛板的小孔清晰,视网膜血管变细,毛细血管消失。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呈灰白色、蜡黄色或淡红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筛板孔不清晰,视网膜血管变细,有时动脉伴有白鞘。
中医病因:
1、肝气郁结,玄府闭塞 肝为怒伤,则气机郁滞。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有赖肝之疏泄,肝气郁结,脉道阻闭,津精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而为青盲。
2、肝肾阴亏,清血不足 肝藏血,目得血而通用视;肾藏精,精血充沛则目能视万物。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故有已癸同源。若素体弱,或房劳不节,可致肝肾阴亏,清血不足,而致神光无根,目无所见。
3、气血两虚,目无所养 多见于重病久耗精血,或外伤气血,或手术后创伤尚未复原,而致气血两虚,目无所养,而成青盲。
4、肾阳不足,神光衰废 神光乃目中自然视物之精华,神光源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若因禀赋薄弱,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伤及肾阳,致肾中命门真火衰微,不能温煦脏腑,致神光衰废,目盲而不见。
治疗:具体依据辨证论治,多结合病机施治。其中,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往往病因不明,但常与脏腑经络失调有关,通过调理,部分病人的视功能很快得到恢复。总的看来,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其根本都在于脾肾阳虚,精微不化,肝肾两亏及精血虚少。所以,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让患者气血充盛,润养神经,使死亡之神经纤维得以再生,濒临死亡之神经节细胞得以苏醒,就完全吸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具体用药方面,先用益气药使气血充盛,润养神经。
然后再针对病因适当配用通络开窍药物。治疗手法上再配合针灸、按摩、西药综合治疗,一般能收到满意疗效。如果视神经已经开始萎缩,要使之痊愈是难之又难。但是只要能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使其残余的神经纤维恢复或维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使患者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坚持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