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字是一个象形字。早期金文“心”字 、
像一个人体内脏的线描图案,突出了椭圆的形状和动静脉管道。所以,“心”的本义是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心脏,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人体的血泵器官——心脏
、
简化了血管形状。篆文“心”字
则承续晚期金文字形。隶书“心”字
变形较大,泵血器官的包形消失、血管形状消失。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
文言版《说文解字》: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
白话版《说文解字》:心,人的心脏,是属于土性的臟器,藏在身躯的中央位置。字形像泵血器官的形状。也有博学之士说,心是属火的臟器。所有与心相关的字,都采用“心”作边旁。 (注:人体五脏的中心位置应是脏脾。)
所以“心”字不仅保留了原始的心脏、中央的含义,还赋予了情感、思想色彩,具有了感觉、思维功能。
心的演变过程(来源于《象形字典》)
宋体之“心”所含的现代信息更加丰富,成语“三心两意”的内容已尽在“心”中。“心”字由弯勾上面加三点组成,如果弯勾表示一个系统(开放式系统)的话,那么,“心”中三点可表示三个心,我们把里面的一点定义为内心,外面的一点定义为外心,弯勾上面介于内外之间的点定义为本心。一个系统要保持平稳状态大致受三个心的控制和调节。
心字的现代含义
就人体而言,显然心脏就是内心,大脑就是本心,而外心是依据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系统而定。比如坐车时车的中心就是外心。通常生活在自然环境下其外心是指地球的引力场之中心。如果宇宙飞船在太阳系中飞行,其外心就是太阳。
内心是由人体生命系统确定的,外心是由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的,而本心处于内外之间,或里或外,可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地控制人体保持正常状态。当休息或睡觉的时候,人体的内心起主导作用,由心脏自主维持生命的养护。当我们乘坐火车、汽车或飞机时,人体受外心控制。本心具有灵活的思维功能,随时调整人体的中心位置,起到平衡作用。
当本心向内心靠拢时,整个系统可以变小,当内心越来越小时,系统也越来越小,小到最后以至于无心。而向外心移动时整个系统可以变大。当外心越来越大时,系统也越来越大,大到最后以至于无穷。系统的大小取决于本心的定位,把握好本心,就能控制好系统,可以做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千世界小到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光子、量子,大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等等,都存在系统运动的中心。
通常情况下,本心与内心是组合在一起的,而外部则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在这缠绕变换的状态中系统需要正确判断出所归附的外心。比如步行到三岔路口,有时选择哪一条路会影响到最后到达的目的地。又如探月卫星发射后在地球轨道运行时稍为调整运动姿态就可以进入月球轨道,实行了外心的转换。
由此可知,心还有更多的演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