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跳槽的方式有很多种,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活,不管被动还是主动,想要在跳槽之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关于跳槽的一些诀窍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更何况现在还是跳槽高峰期,如果你蠢蠢欲动的话。
一般在一家公司呆多久才适合跳槽呢?很多职场人士都会经常讨论这个话题。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分析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岗位上,工作3-5年,如果职位没有上升,薪资没有大涨幅,应该考虑内部转岗或者外部跳槽来增值,否则个人的价值和能力不进则退。
职场人在一家企业呆多久才适合跳槽呢?这是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据猎头分析: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三至五年,如果还没有职位上升,薪资没有大幅度上涨,此时,应该考虑内部转岗或者外部跳槽来增值,否则个人价值与能力不进则退。
为什么是3~5年才适合跳槽?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无论是同行同岗,还是跨行换岗,在进入新工作环境第一年往往是熟悉过程,第二年才可能慢慢起色,真正融入企业文化,熟悉自己产品的内涵,经过2年的积累,接下来的一年才真正出成绩,当然也是职位与薪资提高的关键时期。
如果个人表现很优异,第三年依旧没有获得职位的提升,在这时的合同到期日也不要选择不续约,毕竟做生不如做熟,继续提升一下自身技能,如果你有幸在第四或者第五年,被内部提拔,那么继续在这个岗位上,仍旧以三到五年为限,为自己设定下一个提升目标。如果到了第四或第五年,自己的成绩仍旧很突出,却没有得到更高的职位或者薪水,那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跳槽。
跳槽如何选择最佳时机?
个人时间的选择
1.职业定位之后
对于个人而言,跳槽、转行必须是在职业定位之后,这样才会有目标、有方向去选择与自己“人岗匹配”的职位。反之,毫无目标、方向的寻找,就是有不错的职位,也会由于“人岗不匹配”,导致频繁跳槽,要么自身能力高于职位要求,认为没有发展前途,想重新跳槽,要么职位高于自身能力,很快被企业的新生力量所代替,被企业炒掉。
2.做好准备之后
众所周知,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跳槽、转行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如:简历是否针对职位目标和职位信息,面试的准备是否充分,面试前要做好几个准备:心理准备、物资准备、问题准备、研究准备、礼仪准备等。
3.了解新公司之后
对新公司的了解至关重要,求职之前,以下信息需要了解:总公司所在地、规模、架构、背景、经营模式、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概况最好事先有概略性的了解,如无法得到相关信息资料,也要设法从该公司或其同行中获得信息。包括业绩情况、活动规模,以及今后预定拓展的业务等。
此外,对所应聘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从而判断出企业的环境是否公平,也可以判断出如果入职该企业,上升通道中是否有被限制因素。避免因为急于找到工作而上当受骗。进入某个公司也不要盲目欢喜,要谨慎地观察、思考,有没有投错公司。
大势时间的选择
1.选择行情启动的初期
职场人士选择在行情启动初期起跳,往往机会大于风险,还能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新公司、新职位、新老板,万一跳槽不满意,还有机会再次选择。如果是在行情末期,跳槽已经轰轰烈烈逐渐进入尾声、变淡变冷,这个时候起跳,虽然看起来职位还不少,但是适合自己的职位选择范围很小,万一起跳后落不下去,那么风险将大于机会。再次起跳选择更少。所以,9月开始还是比较适合的。
2.选择大势来临的时机
如果无特殊情况,职场一年之中有两次行情启动,一是2至4月,正直春节前后,一些上年工作不如意的或者准备通过跳槽得到提升的人开始纷纷起跳,准备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薪情”,再一个就是8至10月份,在优秀毕业生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的浪潮下,部分的职场人士开始随波逐流,从而形成了一股大潮,即为跳槽、转行创造良机。在为优秀毕业生准备的各种招聘会上,会有很多公司趁机选择中高端人才。
3.选择自己职业目标正在上升的时机
职场人选择自身职业目标上升期跳槽或转行,将会为提升自身能力带来有利时机。例如,去年8月,人力资源一枝独秀,招聘火热,如果你的职位目标是人力资源,那么,提升的机会就到来了,也有很多人在职业顾问的辅导下,转行做了人力资源(HR)、或跳槽提升为人力资源管理(HRM)、人力资源开发(HRD)。
在此时软件工程师却开始疲软,职位需求持平,而职位供应下降,如果你不知道内情,盲目的认为软件工程师是抢手货,行情火暴,随时可以跳槽,那就会处于被动局面。
4.选择适合所在行业的时间
每个行业都有季节性,如果你选择跳槽和转行,都要考虑这个行业的时间因素,比如学校,招聘都是在寒暑假,开学的前10天左右基本定员。这个时候,各个学校准备跳槽的老师会来个大换防,你要是跳槽大军,也能找个不错的学校,如果你在两个学期之间跳槽,会引起学校的反感,自己也因为各个学校都已经定员而处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