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依赖人才来推动,如何留住和激励核心人才让其并发挥最大价值,是当今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才是企业发展核心,激励模式决定人才的工作状态
晋商何以成为中国商帮翘楚,称雄商界500余年?如果你看过《乔家大院》,便大概了解一二,股权激励的先行者乔致庸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又主要体现于身股制。
乔致庸说:“不管是一国一家还是一店,要想兴旺,就得有人手,人手是咱们做生意的根本。”
乔致庸开创股权激励先河
他把人才视为根本,“得人者昌,政界固然,商界何独不然?”。他在晋商里开了伙计顶身股的先例,打破了东家、掌柜和伙计的身份界线,把伙计也变成了东家,使伙计在内心里就和掌柜的甚至和东家平起平坐了。
管理层持股与员工持股结合,一个票号的经营业绩与全体员工,包括大掌柜、掌柜、伙计、学徒都的收益挂钩,为了避免出现“平均主义”,在身股制引入了竞争机制,员工股份有多有少、能增能减,且份额主要由本人的能力和业绩来决定。
乔致庸的激励模式开启了股权激励的先河,极大地调动核心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有了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拼搏,于是有便有了乔家飞速发展,成为一代传奇的故事。‘
股权布局战略失误,可能导致对企业失控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越来越多老板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发展的关键!没有人才,所有发展计划都将无从谈起,要解决企业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激励问题。
但很多老板在发展遇到了瓶颈,就开始病急乱投医,为了引进人才,就把股权送出去,或者以比较低的价格转让,导致自己的持股份额下降,增加了许多风险。有的老板为了证明和合伙人的感情,直接股权55份,后期经营理念不同,分道扬镳,甚至对簿公堂。
我们看一下两个案例:
乔布斯作为苹果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从45%——35%——15%,不断下滑。
1985年春天,苹果电脑的董事会决定不再让他们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为他们服务。
1994年4月14日,蔡达标与潘宇海在东莞开设第一家餐厅,取名“168”蒸品店“,主营中高档蒸饭、蒸汤和甜品。
2006年蔡达标和前妻潘敏峰离婚,真功夫去家族化。在引入PE和职业经理人后,潘宇海感觉自己被排挤出公司决策层。2008年底开始,公司董事会上蔡、潘之间吵架不断。
2011年。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被逮捕 涉嫌经济犯罪。
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中,我们可以知道,股权布局失策,企业容易陷入混乱,内耗不断,失去控制。股权激励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另外,做了股权激励,员工就会感恩戴德,并拼命干吗?
会的,不过有效期是——不到两个月。人很容易会把轻易得到的东西视作理所当然。
一个真实的故事:
王总是一家软件服务公司的创始人,平时业务是帮助各大软件进行线下的宣传推广服务,前期为了招揽人才,免费赠送20%股份给某技术人才,后来该员工不仅仅没有奉献自己的价值,反而每天无所事事,坐享其成,把王总气到吐血。
-
通常老板占股70-90%以上,员工个体占股仅有0.1-1%,股权的权重越低,力度就越小。
-
让占股极小的员工站在占股很大的老板角度去思维、达到老板的工作热情,几乎不太可能。
-
或者说,如果老板占股80%,而某员工持股0.5%,员工的思维高度与创业热情只有老板的160分之1。
-
一般情况下,员工个体持股比例达到3-5%以上的,才可能更接近老板的高度。
传统股权激励的四大风险,不得不防:
-
一、坐享其成:员工投钱入股后,躺在股权上不努力怎么办?
-
二、失控风险:股权分散后,决策权受到挑战和质疑怎么办?
-
三、诚信风险:员工质疑公司的利润报表,影响到相互的信任,怎么办?
-
四、市场风险:完全公开财务报表存在极大的市场风险,怎么办?
对于拥有股权的员工,如果价值没了可以让他退出吗?
真相:不可以!
-
注册实股与契约代持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尤其是工商登记的注册实股。
-
就像俩人注册结婚了,不是你想离就能离的,必须获得对方认可同意,才能解除婚约(股权)关系。
反思,如果当初这个员工没有价值时为何要给他股权?
-
如果当初这个员工有很高价值,为何现在变得没有价值了?
-
企业的短期激励是不是不到位、不给力,还是企业不能给员工发挥的平台和机会?
如果不给股权,那么如何才能激励员工?有,合伙人模式。
合伙人模式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激励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这里说的“合伙人”,和传统定义的持有实股模式的合伙人不同。这里的合伙人模式指的是:
一种让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却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只分享公司公司经营成果的一种模式。
员工能持股的份额主要由本人的能力和业绩来决定,而能分到的钱,由员工的贡献系数(60%)和跟投的钱(40%)
来决定。在利润分配的权重来看,我们更强调的是,员工的个人贡献系数。
合伙人模式的核心价值:
-
一、合伙人模式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老板可以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
-
二、公司50%-80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实现全员持股经营。
-
三、合伙人分享的超价值利益,不分走股东利益,还会增加股东收益。
-
四、合伙人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让员工变成老板一样拼。
-
五、合伙人能降低员工流失率,提高利润率。
-
六、合伙人模式操作简单,一纸合约,就可以落地。
-
七、合伙人模式落地不需要公布敏感数据。
-
八、合伙人加入,退出自由,灵活方便。
股权激励三步曲
每种模式,都有他的利和弊。合伙人并不是激励的最终形态,而是开始。我们不是建议企业放弃股权激励,而是要根据企业发展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
任何公司想做股权激励,都应该先从合伙人做起。特别是刚成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或者是经营多年,但是遇到瓶颈的企业。如果你详细了解合伙模式和股权布局方法,可以认真阅读作者介绍。
牛根生说,“财散人聚,聚会人散“,只有你愿意和员工分钱,员工才会死心塌地跟着你。
老板的格局决定能公司能走多远。但是只有格局还不够,你还得学会分钱的技巧,否则你辛辛苦苦经的企业,很有可能只是为别人做嫁衣,或者面临倒闭风险。
不管你做不做股权和合伙人,时代一直在发展,人玩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等到身边的人走光了,才恍然大悟,那时候已经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