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光头来了,我又想起了他媳妇做微商的事情,就顺带问了一句,货卖完了吗?光头:还没有。
我:本钱收回来没有?
光头:收回来了,还略微赚了一点。
我:那已经很不错了,还打算进货吗?
光头:不进了,这些货都是靠面子塞出去的,就是你说的那样,微信上就那么多人,亲戚朋友该支持的都支持过了,不熟悉的,能买的也都买过了,天天在那刷屏,基本能屏蔽的也都把你屏蔽了,当然卖不出去了。
我:如果你能保证微信每天增加一百个新好友,那可以做,肯定能赚钱,只是现在太晚了,微信的红利期已过,现在微信对营销行为管控非常严格,一个微信号,主动加人,每天只有25次请求,多了对方根本收不到,这还是对老微信号,新号连续加几个人,马上就会提示你频繁。
光头:这么严格?我那时候说想搞群控,你没让我搞,就是因为这吧。
我:风险太大,微信重点打击的就是群控,今年我认识的好几个搞群控的都转型了,对你们不是做互联网的人来说,难度太高了。以前都是一个手机跑几十个微信,后来为了安全发展到单机单号,再后来WIFI也不敢连了,全部跑移动流量,还要想方设法模拟正常个人微信使用习惯,否则别人加你时还会提示你的账号有风险,这样子各方面成本都太高了。
他们用来做暴利产品,是有利润的,可是你仅仅是卖点代理来的微商产品,利润就太低了,不划算。
光头:真还挺麻烦。
我:上个月,林溪写作训练营聚会的时候,偏执同学分享说,一大早起来,看到群控的微信都登陆不上了,被封了,那是什么感觉?跳楼的心都有,等于一套房子直接没有了。
说起了微商,我又想起来前几天,SF给我说的一番话。SF当时非常兴奋,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说自己花三周时间详细研究了某微商的套路,最核心的套路就是卡位,卡位不同级别,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折扣,培训流程,全程手把手教你复制,最高的官方级别,要上百万,拿下了就跟官方一样。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以产品为幌子,利用名人蹭名气,圈代理费,说白了也可以叫培训费。跟几个朋友商量了下,打算也这么玩,搞不了那么大,搞个小点的也行,赚点钱。我说,这没什么特殊呀,就是卖模式,跟肯德基的套路完全一样。
只是,他们把门槛降低了,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疯狂的圈钱。肯德基做的是品牌,对加盟者要求无比的苛刻,而这些微商操盘者,要的只是钱。
这个世界是多维度的,每一个在别的维度里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一个处在其它纬度中的人来说,都是无比神奇的。
我们经常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却往往看不到别人为什么能够成功,看不到别人成功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都有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员工出去单干,甚至反过头来挖墙脚。
我也不例外,这些年走过来,出去单干的员工不下20个,只是没有能够真正成功的。
每当有创业的朋友来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告诉他,要淡定,很正常。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能出去单干的,在你这里时候,肯定也给你立下过功劳,曾经是你的得力干将,至少不会非常差,非常差的不可能出去单干。
只是,能成功的是非常少的,因为他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自己这样或者那样一做,就收钱了,不知道你在背后做了多少的铺垫工作。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回过头来挖墙脚。
万事开头难,出去单干的,刚开始阶段肯定是最难的,再加上只知其一起不知其二,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最简单的渡难关的方法自然是挖墙脚了。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在困境的时候,道德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人性。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商业模式。
商业,不管如何发展,永远离不开一个字:卖。
初级模式卖产品;中级模式卖服务,卖广告,卖流量;高级模式卖解决方案,卖成功模式。
卖产品,卖服务,卖广告,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真实的。
而卖模式,是最为暴利的,最赚钱的,风险最低的。
决定一个产品价格的,不是它的成本,而是它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决定一个模式价格的,自然是能让客户赚多少钱和风险度。
创业时,如果能选择一个靠谱的模式,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如加盟一家肯德基,或者前几年加盟一家如家快捷酒店,几乎可以做到稳赚的。
只是,这些靠谱的模式,对加盟者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普通创业者根本满足不了。
而如果一个你看着很牛逼的模式,对方却只知道收钱的话,你还是要多个心眼,虽然它披着某个华丽的外衣。
想复制别人的成功,当然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必须要能看到别人成功背后的故事。
本文首发:胡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