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提法就是个大忽悠!


 

     有文章说“共享”概念提出者的原意是,众人把各自闲置的物品拿出来与需要者共享使用权,并因所有权而享有一定的收益。这本身就是把对门或隔墙邻里原来守望互助,互通有无的无价情义,堕变成价格化的小商思维模式,也就是把跳蚤市场变作租赁市场,再加一个现代化交流信息平台的意思,也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是典型的资本经济环境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逻辑就是,尽可能把一切价值化、价格化,使之能够进入市场交换体系内,实现商业化利润),才可能引发的小资本联合抱团省钱,发挥小资本最大功用的小商业者思维方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可能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社会性经济模式。

   但此概念到了中国操手里,就哗变成了国际新经济潮流了。把盘活闲置物品的使用价值,节约自然和社会经济成本,限于不固定人群,而且基本属于俱乐部定向共享群体的内涵, 这种连基本契约性都不具备的偶然短租性,具有相当高的不稳定性的低级社区性活动,无限夸张成为一种国家经济的创新模式,融资风口,完全抛弃其整合社会个散性的,已具所有权的物品(不是新商品)的闲置使用功能,形成怪异的以新增资源为主的“中国式共享经济”,这不仅颠覆了共享概念本义,而且将会扰乱商品正常营销环境。

    共享的概念,本身就不是经济模式,也不是任何资本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范畴的概念,更不是经济创新模式。即使罗宾蔡斯女士提出的共享经济公式是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看着挺像个经济模型。

       如果把共享中国化、升华为经济模式,那么共产主义经济就是共享经济的巅峰理想和形式,对不对?

你看看这原则:

1.各尽所能

      人们自觉自愿,尽自己力量,或者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为了公平民主自由富足的目的,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为生活所迫,政策所制,不得不去从事价值创造活动。高尚吧?

2.按需分配

      人们自觉按自己所需向社会供应索取,以满足个体需求。所有的社会成员不私自多占一切物品,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源,更不可能少数人占有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不管这财富的记值表现形式是物化的还是币值化的,甚至是虚拟化的数字化的彻底的共创共享命运共同。

      这么看的话,共产主义是不是共享主义的祖师爷? 是不是共享经济的终极理想?为什么有人不愿继续为实现终极共享主义而奋斗呢?

      所以,“中国共享经济”的实质还是资本游戏的物化形式,你掏钱他发财,赔不赔,他个人财富扩张了,成功了。至于是不是干扰正常经济机制的运行,扰不扰乱社会秩序,他们一点也不担心。如果对这些负有监管责任的机构和个人,也大力推动这种只顾及眼前三寸利益的“经济模式”的话,将来全社会为此买单的代价会是巨大而且长期的。

       人家共享主大报小网忽悠造势是为了冲高身价,待价而沽挣钱,令人不解的是,其他凑份子的跟着吹嘘图的啥呢?特别是整天抱着洋文啃,国外随便一个人发个想法就奉为圭皋,而不知民生的那些“现代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