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这是国家政府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情节,不管是激情万丈还是豪气冲天抑或无可奈何,最终创业创新创意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轻也好年老也罢创业或许都是一个字“痛”或者“痛并快乐者”。创业一定不要盲从不要冲动更不要感性或者赌气,彭小东导师一直坚持的认为:创业还真是个技术活,要体力要脑力更要眼力,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
一、需求
创业无论是电商、游戏、餐饮或是应用软件,从人性角度看,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生活场景中的需求,好比海底捞把火锅的味道做到极致,征服味蕾;谷歌把搜索匹配做到极致,满足搜索的精准需求;专车把出行叫车服务做到极致,提高出行效率......
但是有很多创业者,考虑需求的出发点偏向于“产品能帮用户解决某个需求”,而忽略了“用户是否存在这个需求”,也有些创业者认为投资环境好,冲着拿投资去。这种创业方式总会给人一种在互联网浪潮中被焦虑催熟的感觉,好比一口靓汤本来是要文火慢炖,却换成大火去煮,最后出来的味道就变了。
二、市场
找不到市场,记住:小公司就更不要去教育市场,只有大公司才有资格和实力以及本钱,2015年的时候,有一个创业团队想通过电商做成全国最大的卫生棉品牌,投入了几十上百万,产品堆满仓库,两个月后却停止了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后来发现,他们把规模300亿的卫生巾市场当成了目标市场。而根据了解的信息是:京东上最大的卫生棉品牌年销量也只是百万级别,卫生棉并不适应中国行情。他们也有考虑到这个,不过觉得市场是可以慢慢引导的,通过补贴就能让用户从消费卫生巾转向卫生棉。在前期规模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去做教育市场的工作,往往是大企业才有能力去教育市场,例如移动支付、专车、共享单车等补贴。
三、趋势
认不清趋势,创业就像滚雪球,需要坡和雪。发现正确的市场是最厚的雪,顺势就是最长的坡。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PC端搜索、杀毒是顺势;移动互联网起来的时候,O2O是顺势;移动支付普及的时候,内容变现是顺势。
5年前视频直播倒下了一大片,就是因为当时宽带、流量各个方面都不支持,但是现在在线直播应用却风生水起。时势造英雄,顺势很重要!2014年,一个做线下培训的团队倒了。后来创始人作总结,大意是对当时没抓住在线教育的趋势感到可惜。他们靠线下能影响到的孩子,一年只有几百个,但如果利用互联网,可以影响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
当然,创业需要注意的点远不止两个,某一个关键点抓不好,都相当于是给自己制造了阻力。比如憋大招导致产品更新慢、舍不得投入资金进行推广、只看中眼前利益、团队负责人架构不合理、缺乏商业模式、盲目扩张精力不集中等。
四、积累
然而,从接触到的许多创业者中,发现他们的准备是不充分的,导致没抓住的关键点,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他们往往觉得创业就是从零开始,但其实创业不等同于“从零开始”。
毕竟除了资金之外,创业者仍然需要大量的积累、对行业的熟悉、商业规则的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认知、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自身提供价值的定位,这些都是创业之前必须做的功课。
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准备已经很充分,但由于创业初衷有偏差,致使执行过程出现问题,项目失败。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哪些人适合创业,哪些人不适合创业。
五、适合
是否适合创业,绝对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彭小东导师认为,怕累怕麻烦、抗压能力差、对创业犹豫不决和想要自由不想打工受委屈的人,不太适合创业。创业这件事就像一场万里长征,过程充满残酷与委屈。马云不就老说企业家的内心都是委屈撑大的嘛。
另外,彭小东导师觉得对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在意的人,也不太适合创业。有些创业者认为可以平衡好家庭和工作,这在理论上就不成立。一旦开始创业,那基本就剩工作。记得之前彭小东导师创业的一段时间,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是在飞机上度过,根本没办法兼顾家庭。所以,想要创业的人,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并谨慎对待创业这件事,而不是看到风口,就不考虑细枝末节,直往风口上站。
作为一个依然在创业路上的人,创业不能焦虑。如果选择创业,我们最好先考虑清楚自己的内心需求,否则就不要投入到创业当中去。有一句话,时刻警醒着,今天分享给大家,和大家共勉:创业,是一段孤独的修行!
六、资本
资本在创业阶段说白了,就是钱。投多钱?怎么花?打算撑多久?这个要有个最起码的预估和分配。多长时间能盈利?要有个最起码的估算,如果将近半年或者一年不盈利,那么就有风险了。如果不是快速盈利的项目,那么在钱花完的的前几个月,就要开始考虑找人投资了。钱一断,基本上什么都是白搭了,再好的产品项目,青黄不接,又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盘人,就over了。
七、战略
战略听起来很虚,但是作为创始人,或者公司的掌舵人,要时刻把战略放到每天思考的第一位,从最初计划创立公司前开始,务必对盈利模式、产品发展轨迹、市场需求,以及何时能盈利等等有个大致的规划,至少要定几个milestone。在前进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做调整,但至少要做到心里有数。战略规划和资本规划是结合的,如果合不上拍,就会遇到" 真正做的时候没钱了,或者有钱的时候没抓住狠搞一把“的尴尬境地。对于创始人,至少得对你做的方向有个大致的认识,长的不说,未来1年的发展计划是要心里有谱的,如果只是把工作方向定在1个月、2个月内,或者只在部分方向(比如一直在盯产品发展),那真的犹如船长光着膀子带着一帮填煤工人在船舱底部加足马力填煤,却没人在操作室掌舵,谁知道船会驶向何方?
创始人一定不能把过多的精力专注于细节,每天至少得留给自己1个小时好好思考下公司的发展战略、目前公司的现状、以及了解市场信息,综合来考虑。
八、创始人
创始人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作为创始人需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所有方向。需要有全局观,千万不能陷入细节,把过多的猴子背到自己身上,或者大包大揽的,什么事情都有亲力而为。这样就缺少时间来做个人的工作规划,以及团队整体的工作安排。这个时候就要适当的学会放权,虽然创业阶段,抉择权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减少了沟通成本,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出错成本,以及其它团队成员积极性受挫的问题。
另外就是创始人和其它成员的关系,创始人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和其它成员相处,要听得进反对意见。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整个团队的榜样,你努力10分,其他成员才会努力9分。基本上团队的风格都由创始人来影响。
九、管理
管理是门艺术,很可惜,很多人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管理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比如在私生活上和成员太近,无话不谈,结果导致团队成员(尤其是一起带过来的核心团队)慢慢出现不理你的局面。举个例子,比如某个团队成员经常出现工作懈怠的情况,好说歹说没用,非要红着脸发飙,他会好几天,然后过几天又那样了。你说怎么办?反复发飙会影响团结,好说又没用,反正又不怕你,唉,太熟也是事儿啊。关于这个问题,彭小东导师的解决方法是:
1、不要和朋友一起创业
2、创业要找适合创业的人(能拼),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
3、价值观匹配非常重要。有些东西可能很不地道,可是很现实。
十、团队
核心团队,有个牛逼的核心团队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屌丝创业团队来讲,创意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它做到行业第一?不能!就歇菜吧。牛逼的团队才能有一流的执行力,这个,不是拿钱就能搞定的。
所以说,创业初期,最好核心团队的人能各自独当一面(技术、产品、运营、市场),并且最好是已经知根知底的老班底,这样才能资源最佳搭配。互补才是最好的团队。
十一、资源
创业没资源,没搞头,创意并不重要。不要被新闻上这个成功、那个成功所吸引,至少创始人或者核心团队都有一定的资源积累,包括市场资源、商务资源等等。做技术的都容易看轻资源,觉得技术牛逼就ok,等产品做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抓瞎了,因为没资源,没法推动合作,市场信息陈旧,做技术的也不善于在外面和人打交道,基本上就像缺条腿的运动员!
十二、执行力
执行力放到最后说,不代表执行力不重要,执行力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进度有没有能按时完成、安排的任务有没有执行到位,都需要跟踪到底,而且不能松懈,等团队养成做多少、算多少,什么时候做完无所谓的时候,这个团队基本上就失控了。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未完待续,更多精彩尽在彭小东导师的现场精彩演讲,彭小东导师:《不懂行销力,如何当领导》,《一本书读懂大数据营销》等畅销书作者,中国广告传媒培训第一人,全球华人总裁卓越行销力导师,品牌竞合力暨切割领导力艺术创始人兼总教练;中华传媒行销力学院院长(筹),中国民营企业大学校长(筹);媒无界网,行销力网创始人兼总顾问,中国广告销售神奇教练,中国传媒营销教父,曾有过个人一天签订三张广告销售合同,三个月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等成功广告销售,传媒营销经历;现任香港行销力(国际)控股集团,行销力传播董事长,中华广告媒介行销力研究院长等职;行销力国际控股集团五大业务板块:品牌管理,广告传媒,咨询培训,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五大品牌全球运营中心:行销力---行销问题到此为止!媒无界---传无疆,媒无界,达天下!核心竞争力---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能力!总裁智慧---智慧.智造.智力!竞合力---竞争.合作.共赢!微信手机号:1307606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