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商科技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张洵君 龙登高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华商科技产业引领风骚,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及市场的发育,并成功地抗击金融风暴。优质侨资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成长,2006-2008年较之2003-2006年的数据,明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幅高达20%。。政府部门(尤其是侨务部门)积极引导作用,中国资本市场近年的变革与发展,侨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优势,推动侨资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的市场机制的形成。
第一,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及海外华商以自身优势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推动了侨资传统产业的资本形成与技术升级,新侨企业的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的市场机制的形成。
我国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建立(2010)为侨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新平台,为科技风险资本的退出建立了畅通的机制和通道。同时,侨资企业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贡献出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2009年)”中的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1年上市至今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青睐。这些是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有代表性的新型侨资科技企业,据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10年-2011 年两年中,至少有21 家侨资企业通过新设的创业板上市,有14 家通过中小板上市,在资本市场中引人注目。
美国纳斯达克、香港等地资本市场,海外华商具有自身的优势。通讯、传媒、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新侨资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他们其中或是在新兴产业中行业地位突出,或是注重革新性的技术,或是借助国际化资本开展跨国运营,或是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带来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最近年度,侨资企业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上市融资也愈加频繁;他们大都业务主体在大陆,技术或市场上富有前景,受益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便利,以及中国大陆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等等有利的政策。
风险投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是科技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金融工具。
第一,中国风险投资的产生和发展,美国的海归与华商功不可没;海归人才与侨商领导着国际私募投资的中国业务。第二,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发育程度高,海归创业者更有条件与优势沟通美国融资与中国创业。第三,国内风险投资有所发展,为侨资创业企业提供了融资条件。在产业与金融结合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许多有海外经验的华人创业投资家,携世界级的科技风险资本,助推侨资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良好体现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比如,LED行业的海归创业企业武汉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得到过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IDG基金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信证券(金石投资)的投资。风险资本对本土新侨资企业的投资,对本土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面意义。
第二,海归与科技侨商投资与创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许多留学创业人员、有海外背景的创新人才,顺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国内的生产要素,致力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优质侨资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成长,在各产业领域贡献出丰富的创新成果;同时,专业人才与留学生回国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将继续成为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和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2009年5月《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支持办法(试行)》决定加大对优秀华侨华人在中国创业团队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回国创业,促进国家和地区科技、经济发展。为表彰华侨华人创业团队中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2011年10月,国务院侨办召开了第二批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2012-2013年)评选会议,最终评选出50家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这些团队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国,学有所成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各自领域有突出成果,拥有专利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侨资企业的突出作用
侨资科技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少都对应着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乎所有各个细分领域都有侨资企业进入。侨资科技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布局具有领先性,有不少侨资(含港台中的侨资)科技企业在产业链分工中处于关键环节,具有相当的行业影响力和经营示范效应。国侨办、以及各地侨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协助引进一批在新兴产业方面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引导侨商侨企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充分发挥侨资侨智在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简介:
龙登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制度变迁、华侨华人经济等研究。兼任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暨企业史分会会长。2018年获第十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张洵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贵州财经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