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分类数据增速看中国一季度经济的隐忧


 一季度中国GDP增加值为6.9%,中国经济迎来了开门红,但是惊喜之中也不乏隐忧,那就是支撑经济增加的是令人忧虑的地产经济主导的投资,中国消费增加靠地产拉动不可持续,甚至要警惕地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

   2017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3亿元,同比增长10.0%2017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9%。表面看起来消费增速较为强劲,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消费分类数据增速,就会发现地产拉动消费是一个主要的增长动力。
    地产在中国不计入消费序列,但问题是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非常的长,对消费的拉动还是较为明显的,建筑及装潢材料1-3月份同比增加12.4%,3月份增加17.8%,位居分类指数增幅一,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1-3月份增加8.0%,3月份增加12.4%,,家具增速1-3月份12.6%,3月份13.8%,也是位于增幅榜前列,这两者都与地产有关。
  整个16年下半年以来地产销售日趋火爆,价量齐升,2016年新增居民房贷达到4.96万亿元,工、农、中、建四大行60%以上的贷款是居民房贷,地产高景气度会带动建筑及装潢材料行业景气度提高,也会带动家用电器更新换代。
  但是地产火爆,居民首付和每个月的放贷都是一个重要的家庭支出,一旦购置地产支出占比高了,就会影响到居民其他消费的支出,产生消费的挤出效应,16年城镇居民用于购房的支出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23%,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居民不断举债投资房地产的时候,居民其他消费就会适度降低,消费能力就会出现下降,直接导致整个市场需求不振,中下游制造业产品的销路就因为市场需求不足而无法打开,也就无法转嫁上游成本,导致CPI位居低位,出现ppi和CPI的巨大剪刀差。
    从分类指数看,也是如此,食品刚性需求不可减少,增速依然可观,但是受制于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其他消费增速位居低位,汽车消费增速1-3月份只有2.3%,三月份有所恢复上扬也只有8.6%,位居消费分类指数末尾,服装鞋袜1-3月份6.2%。3月份6.4%,金银珠宝1-3月7.9%,3月份7.2%,化妆品1-3月份9.9%,3月份8.7%。
     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9035万平方米,增长19.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3182亿元,增长25.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0.2%,房地产销售增幅远超居民收入增速,预计后市地产对消费挤出效应依然很难改变,整体消费增速可持续增加,但是对CPI 拉动依然会较为疲乏,CPI与ppi剪刀差持续,制造业难有大的起色。
   以地产投资拉动经济虽然火爆,但隐忧不小,面对一季度开门红,似乎不应该过度的欢欣鼓舞,防止二季度经济出现增速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