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意义


一般的市场均衡理论认为价格可以传递足够的信息,使得生产和消费达到一种均衡,市场可以知道出清的价格。但是,现实要比这种假设复杂的多,首先这种均衡始终不会存在,要不然就不会存在失业,市场会在求职者和岗位之间达成均衡,最终的工资是两者达成一致的结果,从这一点出发,需要引入信息范式。

信息范式,其要义简单的说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由披露、隐瞒、获取等方式不能获得足够充分的信息从而使得供需双方造成失配。从日益广泛、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看来,信息永远是缺乏的,虽然科学技术、经济工具在不断改进,却始终不会达到传统均衡模型的要求。信息在交易双方不会是对称的,它无法量化和标准化,人们即使对于现有的信息也无法充分挖掘它的价值。

比如,保险业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保险公司可以据此考察投保人的条件,风险高的客户会设置低保率,人们自然会据此刻意隐瞒自己的情况。在劳动力市场,求职者过去的经历会产生所谓的“租金”问题,所以公司一般不会向其他雇主传递此员工的价值信息,因为他对员工的任用、评价而产生其他雇主所需的信息。在二手车市场,信息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信息得到充分的披露,这一市场将不复存在。

为什么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为什么富人的钱容易赚?其实这可以归纳为同一个问题,产业的兴起必定依靠占据经济关系有利地位的群体来推动或者简单的就是国家,这本身就是最为核心的信息,然后新兴产业在重组产业格局的过程中会强制披露信息或者无偿占有信息租金。新兴的产业必然会拥有雄厚的资本,它传递的信息也吸引人们的关注,在靠近富人的领域自然可以兴盛起来。

对于信息的价值认识,会让我们对于什么是信息的认识错位,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的信息并不是广而告之的、已经披露出来的部分,而是潜藏的、未能获取的部分,价值由这一部分来创造。对于信息的追逐也繁衍出更多地经济行为和活动,资本与信息的交换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生。比如雇主在经济景气过程中会给予雇员高于实际价值的工资或者效率工资都存在这样的考虑。人们也会考虑风险问题,未来的可能充满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的意识也存在这一交换,比如在通胀发生时,企业主一般采取削减产量的措施而不是调整价格。

激励机制也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更具意义,管理层不会投入很多精力去监督人们的工作,而是通过这一举措让人们去展现自己,对于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更为重要。在社会其他方面的管理中,也存在这一层含义,企业领域的改革就是如此,无论引入竞争还是产权组织调整都立意于此。

参考: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中的信息与范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