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撕逼,有点儿实业悲哀的味道。


没送、充完就涨价、叫不到车、投诉通道不畅、无法提现,易到已然风口浪尖。

4月19日,易到检索指数远超滴滴,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垂危的易到


 

4月17日,航叔申明,13亿诱发十足,促就多少茶余饭后,吃瓜群众乐此不彼


申明中,航叔以局外姿态,表现对曾经亲儿子的关切忧心。


勇做风口处的鹰,而非风口上的猪,这是航叔多年前的自述。21岁创业,走向成功,也曾几百万债务,07年并购香港CAH,随后归隐。不甘日出日落,失落于落叶一般的飘零,归国创办易到。


好长一段时日,易到一家独大,风光无限。可惜,好景不长,滴滴、Uber、快的等对手登上舞台,忽视中低端用车&价格战的剑走偏锋,易到很快被对手反超。


15年9月,易到日订单量2万,与此同时,滴滴日单量700万。越发惨档,乐视的入驻,也没能阻挡趋势,况且乐视入驻的初衷很可能视其为隐形银行而已。


资金困难,其实早已不少时日,以前以技术故障等理由搪塞,可也难以杜绝司机们的集体组团讨债,而今,资金链貌似到了一个冰点。


经营模式等问题,在乐视入驻以前,早已弊端尽显,伴随着此次申明,讨债风波可能更胜。现今,不局限于拉拉横幅了,直接升级,以致于警力输出不断。首家网络约车公司,仿佛到了垂危边缘。

 

农夫与蛇


 

针对周航的申明,易到&乐视纷纷表态,以“农夫与蛇”回击航叔。


 


农夫与蛇,并不是空穴来风。


1、不可否认,乐视的注资,解救了当时的易到,解救了当时的周航。


 

2、其实周航已入驻顺为资本,而顺为资本是小米控制的,小米和乐视又是死对头,这个时候周航出申明,尤其强调13亿挪用,对乐视是致命性的,有点投名状的意思,这里看航叔确实不厚道。

 

 

忘却的关怀


 

从最初的申明,到撕逼不断升级,貌似大众忘缺了核心的角色,这里提醒下那份忘却的关怀吧。

 

其实不管是经营、模式、管理,还是其他各种问题,现今应该解决的就是用户和司机的问题。

 

不管是不是脏水,显然航叔已然被泼,自身品牌已然严重受损,乐视控股也表示会全力保障司机和客户的利益,接下来就看乐视动向了。

 

撕逼可以,千万不要忘记,车主提现好难,用户根本打不到车。

 

实业悲哀


 

约车,线下到线上, 与其说是趋势,倒不如说一种习惯。 


显然,易到对此是有正贡献的。


线上约车,非常光明的方向,一个正向趋势,但是zf是管控的,单就人口密度以及道路供应,人均才几十厘米。


高端商务出行以及公共出行,必然趋势,易到在商务的布局,其实方向是对的。


15年10月,乐视正式控股易到,11月,易到的操作就显得各位的粗暴大胆,具体体现在充值返现上:


 

 

尤其是长达227天的100%充值返现活动,总充值金额60亿,即使后期易到改成50-80%的返现,如果用户用完,易到将补贴60亿,有点资金盘的意思。

 

滴滴呢?玩得很嗨,活的很滋润。

 

除去自身问题,整个生态中资本的入驻,易到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 其本人也转战顺为资本,不知为何,感觉有点实业悲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