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书店的美丽与哀愁


  去年冬天,在台北小巨蛋演唱会一票难求的文青女神陈绮贞来到澎湖一家仅能容纳二十人的小书店“安书宅”演出。这是她独立书店冬日巡回的其中一站。

  今年,台湾一家商业银行的2017月历是用独立书店做为每月照片。

  也是今年初,日本一家书店在台北开幕,引起热潮。

  而无印良品在这一两年间,从东京到上海到台北,都设立了Muji Books,用卖书来强化他们生活方式的提案。

  似乎,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在台湾正在掀起咖啡店之后的新浪潮。

  这在某一方面是符合国际趋势的。

  九十年代中期Amazon和其他网络书店出现后,对书店业打击甚大,单是在美国,十几年间就有上千家书店关门,连大型连锁书店都难以逃离厄运。

  然而在过去几年,正如虽然数字音乐摧毁了CD销量和唱片行,但是黑胶唱片的市场却强势逆袭,且传统唱片行也因此回来了,独立书店也在各角落在街头冒出。在美国,美国书商协会的数字显示,新书店会员从2009年的一千六百家低谷,到2014年增加到两千两百家。

  为什么?首先,网络电商虽然有其价格和方便的优势,但实体商店提供了一种难以被取代的体验经验,毕竟人类是透过五官来认知世界的生物,尤其实体店的展示与营销,“举凡书架、货架、灯光、音乐、装潢,甚至是味道,都是可以用来凸显商品而进行销售的方法”,根据《老派科技的逆袭》(The Revenge of Analoge: Real Things and why they Matter)这本书所描述。因此,书店越来越美,里面也有越多种不同空间展现,如原本就常伴随的咖啡区,或者现在正红的黑胶区,或者兼作小艺廊等等。

  其次,实体书店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小型独立书店),包括提供顾客买书的咨询与建议,并且人与人(不管是店员或是其他客人)的接触与互动,仍然是人在社会中存在的基本渴望,人在挑书、翻阅书之间的温度,更是网络无法取代的。

  再者,实体书店甚至提供更好的浏览经验。网络书店找特定的书很方便,但是实体书店常常有更细致或更有创意的分类。在实体店的主要体验不是“寻找”,而是“偶遇”:透过书店的专题策展或者店主的特殊推荐,读者可以发现其本来不知道的书。就这点来说,独立书店的确比一般书店更能在这个数字时代存活,因为他们可以提供店家独特的选书品味,否则若只是一般畅销书,读者大可直接去网络书店购买。

  一如Amazon现在也开了许多实体书店,甚至开起购物商店,显然在电商时代初期,人们以为实体商店即将成为历史遗迹,是一个不尽准确的预测,显然也是我们对人的心态与行为不够了解。

  除了国际趋势,台湾独立书店风景有其特殊社会背景,例如过去十年的青年返乡潮,很多年轻人回到故乡从事农业创新、小区营造,或者开设书店与其他小店(此专栏曾经谈过此议题),而这些书店透过他们的空间和举办的各式活动,往往成为小区的文化基地。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就记录了台湾八十家独立书店经营者的理念与书店风景,而如今每年还有不少新书店增加。

  然而,即使独立书店在台湾越来越成为性感的文化符号,并不代表经营上就前景灿烂。读者会去书店拍照与喝咖啡,但未必会买书。台湾阅读文化仍然有虚弱之处(如媒体对于书籍的介绍与讨论太稀少),且网络书店的折扣仍然有巨大优势(文化部正在讨论图书统一定价制)。

  说到底,在书店买书、让书店存在,并不只是一种怀旧的情怀,而是一种对数位时代的提醒:我们该重视的事物是什么?以及我们的城市该是什么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