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届法国大选堪称史上最难预测的一次,“四强争霸”的选情极为复杂。菲永深陷“空饷门”,梅朗雄虽然拥有个人魅力和辩才,但其极左的政策并不被民众所接受。
再剖析一下主要总统候选人
法国大选采取两轮制普选,第一轮简单多数(50%)即可提前当选,但自1965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第一轮选出总统的情况。第一轮前两名进入第二轮,普选票数多者当选。此次大选将于4月23日进行第一轮投票,5月7日进行第二轮投票。
就目前来看,有望角逐法国总统宝座的候选人主要有菲永(偏右派候选人、前总理)、马克龙(中间派独立候选人、前经济部长)、勒庞(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梅朗雄(极左翼候选人)这四位,左派总统候选人、前教育部长哈蒙相对默默无闻,基本无胜选可能。有望胜选的四人则各有各的优势,同时也都被不同的问题所牵制。下面做一个详细介绍:
偏右派、前总理菲永。菲永属于建制派(与反对派、极右和极左相对)。其所在的法国中右翼共和党成立于2015年5月30日,继承自人民运动联盟,由前法国总统萨科齐领导。菲永自1981年首当国民议会议员,至今已有36年的从政经验。2010年被萨科齐任命为总理,民众声望较高。但其在1月份爆出“空饷门”丑闻,被指挪用公共资金支付家人的劳务费用,目前仍在接受检方调查,支持率下滑,其当选概率似乎已不大。他被视为强硬右派,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
前经济部长、中间派马克龙。年轻有为,长相英俊,娶了大自己24岁老师的婚姻传奇故事使得马克龙颇受法国民众喜爱,高学历和精英阶层人脉也为其带来了资源便利,此外,经济部长的经历、中间派的务实作风才是其真正优势,对于经济一塌糊涂的法国来说,管好经济账是最重要的。然而,2月上旬马克龙被曝出“婚外情”丑闻,虽然他极力否认,但支持率已有所回落。
要脱欧的勒庞。“欧洲怀疑论者”、“欧洲特朗普”,资本市场已经将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定性为反建制派的代表。其“法国优先+保护主义+建立新法郎”的主张着实让市场吓出一身冷汗。而正是这些主张得到了那些不堪经济困境、移民和恐怖主义之扰的普通民众的拥护。不过,勒庞身上“保护主义”的标签很难被撕掉,近期其下属爆出了“空饷门”,更为严重的是,勒庞的货币政策一直未能确定,退出欧元区的具体措施和新法郎的汇率政策也从未得到明确阐述。
辩论中崛起的梅朗雄。两轮电视辩论后,左翼党“不屈法国”的创始人之一梅朗雄表现抢眼,其支持率一直呈现上行趋势。但实际上,梅朗雄的崛起源自左翼阵线的“内战”:与梅朗雄同为左翼阵营的社会党总统候选人伯努瓦•阿蒙越来越弱势,许多阿蒙的支持者改投梅朗雄。可以说,梅朗雄的支持率不断攀升,并不是拉拢了左右摇摆的选民,而是抢了同为左翼的候选人阿蒙的选票。值得注意的是,梅朗雄持极左翼立场,其主张包括:对富人征税、缩短劳动工时、退出北约,同时也有退出欧盟的倾向。
从近几个月来的民调结果看,马克龙和勒庞是总统的最有力竞争者。3月之前的法国各项民调结果显示,勒庞会在首轮获得更多选票,但在第二轮将被马克龙击败。3月的民调显示,勒庞在首轮也无法获得最多的选票。4月9日最新的Kantar Sofres民调显示,首轮中,马克龙将与勒庞并列获得24%的选票,梅朗雄异军突起,支持率为18%,超越菲永(17%)。而在第二轮中,民调普遍认为勒庞失败的可能较大,其原因很可能是其他阵营将集体投靠中右翼,同时民调大多认为第二轮中很多选民将回归理性,转而支持政策相对温和的候选人。
不过,诸多投资机构认为,法国的各项民调已严重失实。民调失实的主要原因是选民为了“政治正确”,不会在民调中表达支持勒庞,而这些“害羞的选票”的数量非常可观。另外,作为一向厌烦民粹的精英媒体们,其所推出的民调背后有多大的偏误,已在美国大选中展露无遗。最近的一次美国大选表明,希拉里和特朗普谁能当选,是普通民众一张张选票投出后的结果加总,而不是靠人脉资源、媒体民调和华尔街的政治献金。
尽管如此,华尔街却已形成了勒庞必败的共识。笔者担心的是,欧洲选民自满情绪蔓延,忽视了法国更为复杂的选情,勒庞并非毫无机会。这种不确定性或将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黑天鹅效应”。
笔者尚少品金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