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
与刘总、郭总、陈总交流融资时谈到了商业模式,郭总讲零售商业的本质永远是进、销、存,而零售商业核心永远是低价。
大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就与最终客户最近的零售而言,门槛相对是最低的,理所当然的利润也是最低的。而运营成本和利润就主要发生在进货、销货和存货三个环节,而进销存三字诀很好的描述了商品在商家中的流动节奏。管控好了这三个环节,自然而然的成本就可以控制住,利润也就自然形成了。
看似简单的“进销存”三个字,却着实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就比如一个“进”字,就有着5W2H:进什么、进多少、什么时间进、从哪里进、从谁那里进、花多少钱进、如何进等等的考量,更不用讲多商品的匹配,简直变化多端。
所谓的向管理要效益,就是要把所有的环节都把住关,堵信所有的漏洞,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简化
中国话的复杂就在于,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在不同的语气下都会形成大不相同的解读。夏季“能穿多少穿多少”和冬季“能穿多少穿多少”是最好的解释。同样的,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维度上描述问题。
比如商业的规律同样存在于“商品、渠道、客户”的六字诀中,而这六个字描述了商品从商家到客户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可以是创新,可以引发一个行业的变革。这比“进销存”的三字诀,增加了客户的角度,更全面、更科学。
沟通
曾经有一个管理学家讲: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外行都超过90%。
问题在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一定要经过沟通达成一致,否则就会形成诡辩和不必要的争执。
学着从对方的角度思考、交流,可以形成更好的沟通氛围和沟通效果,正所谓:沟通的效果和沟通的形式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