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社交更具商业化变现能力


   用户关系颠覆了媒体属性,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副产品,即用户关系的形成,并且具有相同相近价值观的用户强关系聚合成为社群,用户关系的紧密程度直接指向品牌价值背书的力度,社群是更具商业价值开发功能的驱动器。这也是新媒体具有更强的商业化驱动力的原因所在,面对已经到来的“众媒时代”,诸多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向新媒体转型,内容本身以及内容载体都向着增强移动终端体验的方向发展。用户体验与行为重塑媒体表达,阅读习惯重塑内容取向,时间碎片化重塑媒体多元分化,基于兴趣喜好的聚合社群打通了交易链条,商业品牌、科技公司转化为强势媒体。

  互联网社群数量的逐渐增加,不同层面不同属性的社群已经成为了公共信息和意见的重要传播媒介,社群也为个人参与生产信息的方式,并被挖掘出商业价值,据有社群矩阵的小米是利用社群营销成功的典范。社群个体的节点化趋势增强,于是自媒体崛起了;社群的媒介传播效能开始商业化,如罗辑思维、正和岛、黑马会等;个性化场景提供的入口价值被放大,如O2O和支付工具等;智能设备成为新闻传播的新宠,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比如智能手环的计步信息可以直接同步到社交媒体上,一旦这个信息具有社交属性,它就具有了活力,很多人为获得每天的第一名,甚至于将手环绑在狗身上,让它积累数据,这时这个数据全然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了,已经成为他在他的朋友圈中得以炫耀的资本了。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联系,也就是有所谓的关系,但是这关系却要分为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比如你感冒发烧了,有病毒性和病菌性两种致病原因,是为因果关系。而外部的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导致的体内存在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病症,那么上述原因是为间接因果关系。比如近日媒体报道经济强不强看看灯光就知道,你能从灯光看到什么?灯光强弱与经济强弱只是相关关系。正如达尔文进化论只能解释物种生命体的演进过程和理论依据(当然,生物进化的源生驱动力是基因决定的,而非进化论所看到的表象),但是却无法解释为何人类进化成了更高维度的具有道德律令和梦想并存的文明社会,这个文明社会演化历史遵从的底层逻辑绝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是协作与共享,无论是认知进步科技成果还是社会制度演化,人类都在共享着最佳路径选择,在商品丰裕时代共享经济也将颠覆产权边界,进而提升社会财富资源的效能。

  事实上,人类财富的大升级都是从人类的重新大分工开始的,因为效率才是创造财富的最大驱动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人均GDP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从200-500美金左右徘徊,从未有所超越,而且还有马尔萨斯陷阱理论就如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悬在头顶。真正的变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分工和协作,让人均GDP达到了当下的几万美金。而即将发生或者已经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社群化,直至形成社群矩阵,更加适于商业化驱动力的社群化分工与协作,再加上互联网大数据从底层的驱动,其前景一定是我们当下想都想不到的美妙。

  借此我也来预测一下未来:1、汽车和很多大型消费品开始以共享的方式存在,厂家生产出来产品不用再去销售,放到街上即可,手机一键解决开车门开车和完成支付等一系列问题;2、人类不用再去学习外语,因为任何人也无法学习完人类的几千种全部语言,语音翻译软件可以实现直接翻译,实现不同语种的人无障碍直接对话交流。据说谷歌在这方面已经研制多年了,十几年后或许就会实现;3、大数据攻破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AIBI更可以解决人类的深层次需求,20%的人工作即可养活全人类,其他人从事休闲艺术事业;4、人与智能装备或者是机器人形成新型的协作平台系统,人与智能新物种甚至还会直接产生互动或者建立起他们共同协作分工后的自组织社群,人类与智能新物种不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交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