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趣店、拍拍贷等平台相继上市后,现金贷这个一直在“闷声发大财”的市场才暴露在公众眼前。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让这个年轻的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然而这个人们口中的“万亿市场”,如今正面临着巨大考验。
如今的趣店,早已失去了刚刚上市时“意气风发”的风采,曾一度突破百亿美元的市值也是一跌再跌。尤其是在监管压力下,蚂蚁金服通知其将综合利率下调至24%后,趣店已然跌破了24美元/股的发行价,来到了现在的13.6美元的单股价格。在下调借款利率后,趣店的盈利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以趣店上1600元的借款为例,按照此前36%的综合利率计算,借款用户的还款总额为1648元,也就是说用户需要支付48元的服务费和利息。而在利率下调至24%后,借款用户需要支付的服务费和利息只有32元。这对于已是水深火热的趣店来说,无疑是又一巨大打击。
不过,虽然走在行业前头的趣店遭遇并不理想,而且整个现金贷正面临着监管、市场等多重压力,但是,仍有大量“玩家”不断涌入市场,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份,P2P
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活跃借款人数分别为454.1万人、520.77万人。其中,活跃投资人数在连续2个月的下降后首次出现了上升,环比增幅为5.29%;活跃借款人数则出现了急速增长,增速达16.77%。可见曾经的“万亿市场”并没有消失,然而在庞大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侵害用户信息安全的严重隐患。
在监管部门对现金贷进行相关整治的同时,部分专家也提出了对数据隐私方面的担忧。在所谓的交易黑市中,有大量的贷款机构人员宣称可以出售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信息数据,除此之外,甚至有的机构出售的数据还包括来自芝麻信用的用户信用评分。对于这些平台机构来说,虽然其并不是以销售数据为主要业务,但是管理数据的员工仍是可以数据泄露的主要来源。之所以这些管理人员能够轻松的搞到用户的信息数据,主要就是因为像趣店、拍拍贷这样的现金贷平台,都授权这些黑市上活跃的公司向第三方“提供”数据。
之所以此种售卖用户信息数据的方式被诸多平台默认,原因就在于各平台对用户数据的需求非常大。为了发掘潜在用户,平台往往会在这样的黑市中购买其他平台上的用户信息,以此来获取更加精准、有效的市场数据。虽然这些黑市交易大多发生在平台之间,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仍是严重威胁了个人的隐私安全。作为互金行业的主体,平台对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