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对中国影响不如既往


  美联储此次加息决议是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同时特朗普减税方案的通过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和股市带来短期的利好。美国劳工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非农新增就业22.8万,大幅高于预期的19.5万。与此同时,失业率仍维持在4.1%的历史低位。与9月相比,美联储官员对经济增长(实际GDP)的预测有所上调,2017年预测中位数由2.4%上调至2.5%,2018年预测中位数由2.1%上调至2.5%。

  明年到底是否会如市场普遍预期的有三次加息,还是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表现,不过目前来看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18年的加息预期有可能会与2015年底相似,美联储2015年12月启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当时市场普遍预期2016年美联储会大幅加息,但事实出人意外美联储只在2016年12月加息一次,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缓慢,当时美联储还是考虑了其加息决议对于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巨大影响。

  从个人的观察来看,即将卸任的美联储主席耶伦非常看重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也会更多考虑其决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尽管这不是美联储核心“KPI”,但事实上美国加息的“溢出效应”影响着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济走势和表现,这也会使美国自身经济受到“反噬”。而美联储主席的提名人选——现任美联储理事杰罗姆·鲍威尔,虽然不是经济学家出身,但他非常聪明,所以未来也不会不考虑全球经济的影响因素。

  此外,从美联储基准利率期货(Fed Fund futures)的市场预期来判断,似乎美国市场也认为明年美联储加息两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为此,个人判断,如果美国明年经济表现特别强劲,那可能加息三至四次,而如果表现不好加息一至两次的可能性也很大。

  事实上,美国经济到底有多好难以预期,即便在美联储内部也有分歧。此次加息决议的投票结果为7比2,芝加哥联储主席Charles L. Evans与明尼阿波利斯美联储主席Neel Kashkari不同意加息,更倾向于维持不变,Kashkari在6月的议息会议上就曾反对加息。

  芝加哥联储主席Charles L. Evans曾在2016年8月到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表了题为“低货币政策利率是新常态?(Are Low Monetary Policy Rates the New Normal?)”的演讲,在他看来,世界处在一个低增长、低利率的艰难处境,而无论其是现世萧条(secular stagnation)抑或只是一个持续的低市场利率并非重点,对政策制定者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在交流中,他对于美国经济前景表现得并不是很乐观,所以我不难理解他这次为什么投票反对加息。

  伴随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央行对于存款利率的操作已经不那么重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其实已相当于中国央行的基准利率。而即便美联储明年加息步伐加快,与2015年相比对中国的影响也不会那么大,近年来中国加强了资本管制,资本流动特别是资本外逃的压力和影响不会如两年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比两年前要稳定很多,目前看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不大,预计人民币兑美元还会在6.6附近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