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90年代末,当第一批小型合伙制公司试图在中国以“咨询公司”的名义注册时。自那以来,中国的咨询公司发展得有些过了头。我国咨询业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开创了这项工作。通过学习与引进国外研究咨询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研究咨询。逐渐形成了以零点咨询、中为咨询、赛迪咨询等较为知名的调查研究咨询公司体系。但目前我国咨询业发展时间非常短,和西方研究咨询业的发展水平有大的差距。总是不能形成专业化合作化的集团作战行为。西方咨询业已发展到以客户为轴心提供个性化扎实的服务,而国内咨询业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还不能承担国际化复杂的业务,零散资源亟待整合。近几年中国咨询公司不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并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譬如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5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旅游酒店、家电家居、文化传媒、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
全球咨询业发展100多年来,在许多国家得到了高速发展,这些咨询强国又有各自的强势领域,在咨询业独树一帜。比如英国在国际组织方面、德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美国在企业管理方面、日本在产业情报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美国75%的企业都要请教咨询公司,日本50%的企业要在咨询顾问的帮助下改善管理,市场的扩展带来收入的激增。
美国是世界上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美国咨询业已经相当发达,咨询领域除工程咨询外,还包括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咨询研究、专业咨询(会计、法律、税务、医药等)等领域,咨询服务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市场运作规范、专业化程度高、收费合理,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咨询行业与服务体系。德国的咨询业始于50年代,咨询机构发展迅速,并呈两极分化趋势。根据中为咨询观察近年来德国咨询业飞速发展,一些大型咨询机构通过兼并和业务渗透,形成了少数综合性“咨询巨头”。而小型咨询机构由于经营灵活、收费低、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在咨询市场也颇具竞争力。德国是市场经济体系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的咨询业获得了快于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英国现有各种规模的咨询企业2000余家,服务范围按性质可分为工程咨询、产品与技术咨询、经营咨询研究三大类。工程咨询公司现有900余家,约90种专业;产品与技术咨询公司约有1000家,共200个专业;经营咨询研究公司数百家。日本的咨询业起步较晚,但却能迅速崛起,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咨询和信息技术咨询市场的高速成长。日本政府为推动咨询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由政府制订完善的政策,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科技中介与信息咨询业的发展,日本政府的作用是最为突出的,其效果也是最为显著的。
我国研究咨询服务行业发展初期咨询行业的工作与政府机构的任务紧密相关,咨询机构多带有“官办”身份,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放开外商投资的审查和限制,国外企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进行投资,国外的一些大型咨询公司也逐步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国内咨询企业也逐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大型研究咨询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我国研究咨询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整体来看,随着企业对风险意识和研究咨询认知的增强,我国研究咨询的客户群体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咨询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期。中国专业咨询公司行业发展信息资料:
(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94721-1087117.html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6/23/27364974_707418484.shtml |
据2015年国家统计数据,中国的咨询类企业达到26万家,以研究咨询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的占比14.6%。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研究咨询企业占据国内咨询市场60%的份额,和君、中为咨询、零点咨询等整体实力较大的咨询公司数量在1600家左右,这些企业占据了国内研究咨询市场的的38%的份额,而其他众多新兴的咨询公司则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
由于咨询公司在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和技术分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目前全国各地有数百家咨询公司,有的只有几名雇员,也有十几家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到约1000名雇员。相比之下,麦肯锡(McKinsey)在全球拥有1.8万名雇员,其中在大中华区雇佣了500名研究员和咨询顾问。中为咨询观察我国的咨询业市场还十分不完善,收集信息的准确率不高,时效性不强,很难为企业提供系统、准确、及时的决策信息。中国目前的咨询研究还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整个行业管理薄弱,研究咨询公司小而散,形不成规模,就连在国内研究咨询业发展较快的深圳,其咨询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营销培训、品牌培育、产品代理、规划咨询、战略定位、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等初级业务,很少涉及企业战略、信息决策等较高级的咨询业务。
过去相当一段时期,人们对咨询业功能、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咨询机构多是持怀疑态度,咨询往往是政府行为,企业自身对咨询管理的需求不大,企业决策层的观念也没有根本改变,对咨询的认识比较朦胧。因此,这个阶段的研究咨询发展缓慢,缺乏行业规范,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高,行业专家也不热心参与;国家对咨询业重视不够,没能有效地将行业规范、监管起来,缺乏行业管理等等,导致咨询业泥沙俱下,市场容量狭小,更别提行业积淀、良性运行,与国外咨询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咨询业在我国发展缓慢,最根本的一条是因为体制、机制、竞争等造成的需求动力不足。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咨询业,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加上全球化、信息化扑面而来。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可使用的成长工具、扩张工具、竞争工具更多,组合工具更多,难度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全球化、信息化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如:如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何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中为咨询认为复杂的情况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难以独立应对,这时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客观的需要引入“外脑”,利用外部先进的智力成果。面对时代发展,我国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要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譬如规划设计成果、战略定位、策划方案、调查研究报告成果等,迅速提高咨询技术的价值和实用性。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在咨询实践中要秉持“顶天立地”的原则。所谓“顶天”,即咨询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前沿脉搏;所谓“立地”,即咨询人员必须深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咨询能力。此外,还要遵循“宏观把握,中观设计,微观操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