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你知道岳麓书院创建人和首任山长是谁?与陕南汉阴喻氏有关系吗?
据喻氏旧谱及新谱记载,北宋开宝九年(976) ,潭州太守朱洞用官府资金修建岳麓书院,聘请名士喻韬为首任山长兼教授,奠定了岳麓书院的基础。谱中介绍:喻韬,本名瑫,字楚琼,又字子琼,号德彰,原籍江西袁州萍乡县黄江,后梁贞明二年丙子(916年)十一月初十寅时生,后晋天福三年戊戌(938年,二十二岁)膺乡举,后周世宗时(954-958年)官浙江温州永嘉县尉,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进士及第,举明经,授文林郎。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聘任喻韬为山长兼教授,成为岳麓书院的首创者之一。后因萍乡庐舍在战乱中被焚,遂择居湖南宁乡。喻韬后裔定居宁乡后,衍出龙皋、南岸两大支,而后支中分支,房下分房,瓜瓞连绵,子孙繁盛。除主体仍居宁乡外,历代有很多族人陆续外迁。
宁乡喻氏族谱记载,有两支喻韬后裔播迁陕南汉阴。一支是,第26代万衢公裔良槐公房锡澧字朝选偕配方氏携子源榜字万兴配张氏,与弟锡左字日清偕配张氏携子源典字万喜配吴氏于清乾隆年间往陕西汉阴县。另一支是,第29代万珂公裔宗明公房启元之弟启文字光祖偕配龚氏携子贤龙、启荣字光常偕配张氏携子贤虎于清乾隆年间迁陕西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