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制造业、汽车产业、旅游业述评


  重庆电子制造业、汽车产业、旅游业述评

  重庆电子制造业、汽车产业两大支柱产业支撑了重庆快速增长。据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介绍,重庆形成了“5+6+860”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1+10+1000”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到40%以上,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

  2016年,重庆汽车产业产值5400亿元,增长11.4%。汽车产量316万辆,持续领跑全国。电子产业产值5000亿元,增长17%。各类智能终端产量3.8亿台,其中,笔电5800万台,占全球1/3;手机2.8亿台,占全国15%。两大产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55%。

  汽车和电子产业对重庆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半壁江山”,2016年,重庆汽车产量居全国之冠,单车价格仅8.5万元,落后于全国均价,需解决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重庆电子制造业的主要产业——笔记本电脑产业增速下滑,需要加快发展手机、智能穿戴等新增产业,以填补“空档”,保持重庆电子制造产业的优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随着惠普、富士康的撤离,重庆市经济下滑情况心知肚明。

  重庆的电子制造业总产值却能够持续保持增长,且在2016年以总产值4999亿元,同比增长17.7%,为重庆工业经济贡献了33.8%的增加值。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其主要得益于除笔电产业外的手机、液晶面板、显示器、集成电路等其他电子制造业的发力。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的智能终端设备总产量为3.8亿台,除了笔电产业贡献的5800万台外,主要得益于重庆还生产了2.8亿台手机,其中包括1.12亿台智能手机。重庆在面临笔电产量下滑的情况下,应该在手机、液晶屏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上发力,以支撑电子信息制造业对于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依托重庆资源优势,重庆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巴文化、巴文化、三国文化、抗战陪都文化、现代都市文明等为重庆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独特的地理条件又为重庆塑造了集山、水、林、泉、瀑、洞、峡为一体,并以峡谷风光最为突出的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重庆市旅游业以其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不断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为条件,凭借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在西南地区特殊的地位,发展旅游业是一个选项。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重庆有通向各处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重庆不仅仅有美食,还有美景。山城美景独具特色,还有21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尤其是7个5A级景区可供选择。除此之外,227家星级酒店,479家旅行社也能为旅客提供丰富的选择。

  北京在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8亿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16.5万人次。北京2016年的旅游总收入为5021亿元,是中国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占北京市GDP总量的20%。2016年重庆市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4.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7.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16.5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8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4.9%。来重庆旅游人数在全排名国

  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业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等进行评比,重庆仅次于北京,从中国大陆地区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脱颖而出,列第二位。

  2020年旅游业将成为重庆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届时,旅游业占重庆市GDP的比重可达到8%。

  注:

  1、旅游: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

  2、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游客按出游地分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分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其中:入境游客是指报告期内来中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等游客(即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游客是指报告期内在中国(大陆)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中国(大陆)居民,其出游的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谋取报酬。

  3、旅游收入:指游客(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为游客)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旅游支出应包括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在整个游程中行、游、住、食、购、娱,以及为亲友、家人购买纪念品、礼品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不包括为商业目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及给公共机构的捐赠。旅游收入包括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入境游客在中国(大陆)境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国内旅游收入是指国内游客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

  4、假日旅游经济:指以节假日为契机,实现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互动扩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假日经济形式,主要包括春节、国庆两个黄金周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五个小长假。今年小长假比上年增长计算时剔除上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放假三天数据,同时将上年中秋节放假两天数据调整为同口径三天数据。

  5、旅游从业人员: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人员,包括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从业人员。其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指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人员,如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旅游饭店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旅游间接从业人员指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从业人员,如邮电通讯、商业、农副业等。国际上通行的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与间接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5。

  6、全域旅游: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蔡律  201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