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出乎意料地在阿尔及利亚非正式会议上达成协议被认为是全球油市恢复平衡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相信市场将会见证另一重要的一步:俄罗斯的参与。
此次,俄罗斯在促进OPEC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今年4月举行的多哈会议最后一刻无果而终,而俄罗斯正是当时最重要的非OPEC参与国之一。在阿尔及尔,俄罗斯竭力避免重蹈覆辙,而这一次,其担任的更多的是幕后的角色。
牧雨瑶认为:俄罗斯、阿尔及利亚与卡塔尔此次作为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调解者,最终促使了OPEC达成可行的协议。虽然该协议的最终批准通过要等到11月的OPEC大会(届时还将对每个成员国的新产量作出正式的规定),但可以预期俄罗斯在此前也将宣布加入减产或冻产。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俄罗斯今年1月时的产量为1090万桶/日,并于上周增产至1175万桶/日的历史高位。预计俄罗斯9月的平均产量为1110万桶/日——俄罗斯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认为“相当现实的”一个产量水平。
沙特8月时的产量为1060万桶/日,根据OPEC的会议文件,沙特可能减产至今年1月时1020万桶/日的水平。2月时,沙特与俄罗斯就曾达成协议,同意将产量冻结在1月的水平,只可惜最后因伊朗拒绝参与而功亏一篑。
这一次在阿尔及尔,不同之处在于沙特面临的财政紧张状况加剧。此外,伊朗此前态度强硬,坚称不参与任何限制产量的协议,但因现时其已恢复了90%的原产量,故产量限制也变得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通常认为俄罗斯较OPEC成员国来说能更好地度过油价暴跌的难关,因其对外国服务机构的依赖程度较轻。虽然石油销售使用的是强势的美元,但俄罗斯石油的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卢布贬值而维持在低价。但是,牧雨瑶认为:即使俄罗斯石油拥有如此的韧性,减产却可以推高油价,从而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
相信俄罗斯与OPEC将会将恢复此前流产的两国将产量冻结在1月水平的协议,并在阿尔及尔劝诱伊朗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如果真是如此,则俄罗斯将减产20万桶/日。再加上OPEC此次达成的协议,全球石油库存将加速减少。未来我们将关注OPEC是否真能在接下来的大会上正式通过产量协议,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很可能加入限产大军的俄罗斯。
面对最近消息面主导走向的情况,一切等数据出来之后再进行操作,不盲目不随意,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任何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你从来都不敢开始。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年又一年,除了年龄长了一岁,其他依旧老样子。而一旦开始,你就会发现,其实那些所谓的困难,都只是自己设想的而已,只要开始了,一切都简单了!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做,一切赢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