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会强:六大机制解决现代再生资源产业的深层问题


2016-08-22 腾讯财经

8月22日,“2016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由国家发改委、中国企业联合会等机构作为支持单位,旨在通过主旨演讲、主题论坛、专题展台、先锋企业表彰等方式,展示中国工商界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促进经济、服务社会、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的可持续发展成果。腾讯财经原子智库为本次大会提供智力支持。

22日下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程会强出席大会分论坛“绿色论坛:共建绿色生态新机制”并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例介绍了我国在绿色发展中的一些演进和实践。程会强建议,为了解决现代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可以建立长效机制。一、从整个社会层面要加大这个社会的宣传机制。二、要加强公众的参与。三、通过法律的强制机制。四、根据中国的国情采用利益引导机制。五、加强技术的支撑。六、加上金融的翅膀。

以下为程会强在分论坛的问答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很高兴这个机会给同志们探讨一下绿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因为给我出的题目是生态文明非常大,时间有限,所以我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例说明一下我国在这方面的一些演进和实践。

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大的时代背景分析一下我们国家生态文明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态势,再生资源产业是进入什么样的阶段。

第二,围绕我们国家现代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基本的思考。

第三,谈一下发展的建议。

首先看第一个方面,我们国家的再生资源产业如果从大的历史分析来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我给它起名叫1.0、2.0、3.0版本。

1.0版本是从建国到2004年之前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再生资源产业主要就是收旧利废,当时在计划经济短缺的情况下,我们收旧利废,作为对计划经济短缺的补充。在这个时候生产、声量的废弃物以再生资源产业初期阶段,也就是完全是一种废物利用的阶段出现的。

到了第二个阶段,2.0版本,2004年,我国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循环工作经济会议,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到战略层面,再生资源就是以循环经济为导向。这个阶段从2004年到十八大这个期间,大约10年的时间,我国循环经济进行了两批试点,从试点到示范,开展了若干如像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等等的试点,还有生物基地的建设等等。在这十年的时间之内,再生资源产业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单纯的废物利用从3R原则(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进行指导,这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流程。这是发展的第二阶段,我称之为2.0版本。

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十八大以后,我国正式确立了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的建设格局,最近又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从生态文明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出现以后,我国的再生资源也就是进入到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从再生资源到循环经济,再到生态文明,这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就形成了我国现在一个高级形态,3.0版本。在这个版本当中,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但是它本身不单纯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而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大循环,包括我国进入到国际大循环。所以这种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是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实现这种三个发展的协同,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整个绿色生产、生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再生资源的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特别是我国现在进入到经济新常态的这样一个新的时期,我国处于这种经济的换档、调整、转换的这样一个结点,现在发展的动力更加强调内涵式的发展,不再是扩张式的发展。在这样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再生资源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本身通过产业的循环,生产的循环和以及我们绿色消费、生活的循环形成整个完整的社会的循环体系。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本身也取得了很迅猛的发展。国家这两年发布了相关的再生资源的统计报告,根据最新数据,十大品种目前总量已经超过了2.46亿吨,增长率是非常快的。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再生资源产业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现在总量攀升的情况下,单价在下降,因为我们经济目前的转化不是完全扩张式的,目前我国产生的废物相对于以前来说价值就要稍微低一些。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整个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总体还是一种良性的趋势,只不过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我们单品的价值出现了一些挑战。

这是我们分析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再生资源目前进入了一个生态文明为导向的新时代。

第二个方面,再生资源和我们生态文明目前相关的国家战略,也是不断通过我们的政策予以演进。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从回收环节,再生利用环节,到消费环节形成相对完整的配套体系,从最初单一再生资源的回收管理办法,到我们国家的政府采购,法律规范,从单纯的原来生产环节到现在的消费、流通环节的相关法制的规定都逐渐齐全。再生资源产业已列入我们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乃至现在“十三五”的重要发展规划。现在出现最新态势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和前端环卫工作的“两网融合”成为新的态势。从政策演进的情况看,我们国家再生资源政策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与环境经济、生态文明政策是配套,逐步提升的。生态文明作为十八大以后国家实施的总体战略,已做了顶层设计。国家有两个重要的文件,一个是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意见,第二就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的设计方案。可以说这是我国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围绕这个顶层设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领域相关政策的改革,比如在互联网+,绿色生态以及农业循环经济,中国制造2025以及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甚至说流通服务业的绿色快递等这样一种新的业态发展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的改革态势,而且不断深入。可以说从整个政策的利好来看,对再生资源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在这样一个利好的发展态势之下,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应该说可以进入一个深入推进的时期。怎么深入推进这个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我在这儿提个人几点思考供同志们参考:

一个是总体的思路,从生产领域的废物循环延伸到现在生活领域的废物循环。从我们单纯说的利废到现在把再生资源作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间,我主张以绿色产业与园区、企业和社区的再生资源为引领,结合城市的绿色社区和农村的美丽乡村的建设,推进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深入建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常态化。如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已是常态,我们现在还是通过项目或者基地建设逐步推动。

另外,再生资源产业从回收到交投。我在上海调研的时候,看到上海不叫回收站,而叫交投站。这既是公众意识的提高,更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以从再生资源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来讲,可以形成一些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密切结合,逐步升级的模式。

具体我们可以提这么几条建议:比如我们建立再生资源拉的数据平台。几大行业协会围绕再生资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编制不同的报告,需要整合相关的数据平台,为国家重大决策服务,用数据管理、数据决策、数据服务,这样能够把我国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形成完成的整体,争取列入我国家新的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目录,列入我国官方的统计年鉴。目前我国的统计年鉴分29类产业,没有细分到实际的产业。所以下一步要把再生资源产业培育成新的产业,首先需要进一步自身予以规范。

第二个方面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再生资源回收标识。发达国家再生资源有很重要的标识,如绿点标志。它最早起源于德国,绿点标志就是很好的解决了中介组织和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绿点标志使生产者获得良好的社会信用,消费者看到有绿点标志的产品可以放心购买。所以我国再生资源标识的建设在我国也是一个下一步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标准、标识、认证工作,表面看是一个软的东西,实际上将来在高级业态的发展情况下会成为很重要的利器。同时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可以围绕着国际再生资源的大循环,让国内的再生资源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像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他们非常需要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支持,像再制造、基本的道路建设等等,涉及很多材料的循环,都是得益于再生资源产业。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我们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我在这儿提出六个机制,看看从共建绿色新经济的角度怎么使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一种长期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个机制,社会宣传机制。要从整个社会层面加大宣传机制。现在社会上对再生资源产业认识还不是非常的全面,有很多人把再生资源产业单纯看成是一个废物产业。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在新常态下,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对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社会餐厅、学生书本到处进行绿色循环再生资源的宣传。

第二个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特别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我们中国人很多,中国人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除法。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我们的产业会做得非常快。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当中,徒手之劳就可以使产业前端回收成本大大降低,特别像现在垃圾的前端分类和减量工作。公众的参与在发达国家也是非常的流行。比如像日本,经常看到一些怎么进行资源循环,怎么实现垃圾分类的一些标识或者相关的宣传知识,垃圾分类公众身体力行。

第三个机制,法律强制机制。我们知道仅仅靠道德层面的宣传教育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的时期之内,要采取法律的强制,这是实施保障。美国在街头上的垃圾箱不允许倾倒生活废弃物,很多国家对垃圾管理和再生资源回收都有很多硬性的规定。中国垃圾分类的问题应该说是在十年前就开始进行试点,但是到现在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这就需要采取强制的措施予以保障。

第四个机制,利益引导机制。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比如我们现在在一些大城市建立的智能回收系统,在北京的机场、高铁站都可以看到智能回收机,这是通过返券、积分等等利益引导方式使公众进行精确分类,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智能回收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说保证所回收的产品进入到一个可追溯、可监控的正规回收流程中,最终的末端是进入到正规的回收企业和处理企业中去。这个利益引导机制在目前的现阶段之下还是一个必须要采取的重要的措施,可保证提高我们的回收率。

第五个机制,技术支撑机制。技术支撑可以说是整个的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脊梁,如果没有技术支撑,整个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技术支撑工作,如像宝钢等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采取了循环经济工艺改革,通过上下游的连接,不同产业之间的组合,在企业内部、在产业园区,乃至更大的社会层面都形成一些共生机制,这些等依赖于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技术支撑。

最后我认为,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机制,还需要插上金融的翅膀,即金融创新机制。这是使再生资源产业迅速发展,迅速解决产业规模发展的很重要的机制。金融创新机制可以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如天津、大连、长葛等地,通用供应链金融,建立有色金属的交易指数、交易中心,建立再生资源交易所等等,已经有很多很好的试点。下一步通过资本的运营,可以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生。

概言之,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大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政府、企业、公众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等绿色产业会形成更多的生态发展新机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