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载体传播思想的尝试


听!
个人梦想与时代进程的变奏曲
 
谷文峰继《非常自述:一个乡镇书记的梦与痛》之后,历经十年,又推出一本力作《苍茫》,近期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
《苍茫》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时代为背景,勾勒了一个社会底层人在社会大潮中努力实现梦想的心路图。时代进程是固定的音符,个人梦想是跳动的节奏,二者结合才构成命运的旋律。本书主人公弹奏的命运交响曲主题是,沧海桑田,残酷真实的时代进程;痛彻心扉,贯穿一生的心灵忏悔。
故事从文兴国得知同窗加知己刘记安死讯开始,在追寻刘记安英年早逝真相的非常访问过程中展开。兴国每到一站,听着当事人的诉说,查阅师弟留下的日记原文,目睹时世变迁,回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断地形成强烈的冲击波,进而汇集成一声声心灵深处的呐喊(调查结论)。
首先访问的是刘记安的少年。刘记安生在贫穷的农村,活在火红的大集体时代。激情的岁月、红色的记忆、饥饿的梦魇、放养式的家庭教育、集体大生产经历和特殊的家庭灾难,让他在纯真的年代并不纯粹。有了重负就想摆脱,他就是在这样的起跑线上起步,带着独特的时代感悟开始追寻彩色人生梦和红色社会梦,想混出个样。
刘记安的青年,正处于历史转折和社会转型时期,一切都在巨变。在迎接这个新时代到来之际,他正处于青春迷茫期,又赶上思想大解放。与接受的传统教育不一样,人们想说啥都能说了,没有了集体自然不再谈集体主义,追求个人利益明正言顺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爱情、婚姻、就业、前途等选择,刘记安渐渐现实起来,滑向了功利主义,出卖了爱情和道德,借此登上了向上攀爬的阶梯。
刘记安的中年,经历了官场和职场,在市场大潮中胜出,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可早就埋下的婚姻家庭悲剧的种子开始发芽生长了。看似成功背后却隐藏着孤独,享受着物质盛宴精神却异常空虚。这时他想捡回社会理想以充实其人生,到头来却是镜中花水中月。迷惘了,丢失了灵魂,自然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这本书描写了两个时代你我的故事,本来很近很真切,品出的味道却是遥远而迷茫,所以叫《苍茫》。我们不必悲观,或许看穿了字里行间,能够透出远方的灯塔、路标和巅峰,那便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