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上医医国,其次疾人”的价值相似性与我的经济学理论(二)


  儒家的重社稷以人类社会系统为重点追求人美社会与自然知谐的天人合一则弥补了后来道家学说这一点不足,丹道学派则追求个人超脱于社会(俗世)直接与自然宇宙对接忽略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实现才是正道,也许后来的学派分化可视为分科分工的理论发展,但而今我提出综合发展的进化上升平衡,也可算是对国学尤其道家学说的发展加以进一步发展,不管个人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作为系统的体现,个人的进化发展必须以整个人类社会整体的进化水平为基石,才能实现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或真我提升和进化。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从系统观而言,系统与环境的落差过大如果系统内在结构凝聚力或防御力过低,比如,社会系统要素成员不能在系统中互利互惠、帕累托改变、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那么解体是迟早,甚至发生暴力改朝换代的现象与老子“弱者道之用”相反“强者道之用”即恶疾用猛药治,马克思思想在其时代也发生一定使用价值或功用正是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历史的需要,与其说是对当时劳资分配不公的制度的变革反抗,不如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反省以及纠偏的社会行为,这正是社会系统行为与个体行为之道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