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琐记(9):仙女山镇·肥肠鱼
2016年7月15日。
住下后就上街散步,顺便找地方吃地方特色菜。
我们有些后悔。出门不远就有天心花园景观酒店,我们应该住到那里去的。即使有点贵,也要比我们住的那种“新龙门客栈”让人放心。如果仙女山值得多呆两天的话,我们就住到景观酒店去。
沿街随意走着,瞄着小饭馆。临街的饭馆,最多最醒目的招牌,都是“肥肠鱼”。大多数饭馆生意都很红火,饭桌摆出厅堂,直到马路牙子上。快走出街市的时候,我们停在一家不是那么热闹,也不是那么冷清的“土菜馆”门口。我们一直以为,有人气的饭馆才会有好的口味和可靠的质量。这种想法其实幼稚得很。在旅游景区,高价格和低质量是最常见的匹配。铁打的景区流水的游客,这就决定了店家不会为回头客作出任何提高质量和降低价格的努力。质量或者口碑这种竞争手段在景区是不适用的。游客的购买往往有冲动的特点,只要店家可以制造出各种噱头,一时蒙住游客,捞快钱的目的就可以实现。“特色”、“正宗”、“百年老店”这种夸口,除了游客,只有鬼才会相信。“土菜馆”三个字 ,看着舒服,其实我也知道是个噱头。
老板很热情,端茶倒水,介绍菜谱。首先推荐的是肥肠鱼,强调那鱼来自乌江,很稀有,很美味。当然也很贵,要100多一斤。又推荐了本店特色的几个硬菜,似乎有腊肉和鸭子什么的。勉为其难接受肥肠鱼,以为真有什么特色;其他的,就免了。我知道老板竭力推荐的东西,都是宰人的快刀。其实,肥肠鱼也就是肥肠熬鱼,谈不上什么特色。在家里,我这个偶尔下厨的烹饪门外汉,也可以轻易做出这样的东西。肥肠是一般的肥肠,鱼也是菜场里天天可以买到的草鱼之类。味道嘛,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一般的高汤和佐料,只不过多下了点辣椒和花椒,多加了些味精和酱油。天气太热,吃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吃肥肠鱼的决定是我们三人共同作出的。既然点了,要花大钱,而且那玩意儿还可以吃,于是我们三人就共同装出欣赏和赞美的样子,假模假式地吹捧并自我吹捧。似乎吃的很开心,不过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安慰。
因为最后要我掏钱,我对价格和账单就比较敏感。我们还在酣畅淋漓大吃大喝的时候,听到隔别结账时的对话,知道他们一家五口人吃了六百,也就一锅鱼加上几个大菜和小菜。简单参照一下,我们这一桌,起码也得四百。这个价格,远远超出我们出发前的计划。我们最初的预算,每天每人伙食费不得超过100。如果是这个价格,今天的伙食费就要翻倍了。最后结账的时候,果然算出了将近四百。我还没有提出打折,老板说,看您是爽快人,给你打个折,收288元得了。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成了爽快人了,不过,这样的折扣我还是愿意接受。